僅用三天就寫出封足有十五頁信紙的折子,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回長安。
期間虞珩無聲包攬所有文書,每次看向紀新雪手邊堆得比妝奩還高的草稿,眼中都會浮現敬佩。
紀新雪用兩天的時間恢復耗費的精力,正想用等待長平帝回信的時間,繼續研究如何將齒輪和分針、時針固定在表盤上,長安再度傳來旨意。
長平帝收到江南官員的請罪書,言人無完人,偶爾被蒙蔽也屬正常,令安武公主帶兵退回石首山,另派欽差進入江南,調查江南官員的種種罪過究竟有幾成是受人蒙蔽。
頗有只要江南官員能供出首惡,可以對其他人小懲大誡的意思。
除了命紀新雪撤兵回石首山暫駐的圣旨,還有前司空供出白家乃商州案同黨,命潯陽府府尹押送白家人回長安受審的圣旨。
三日后,紀新雪和虞珩回到石首山,終于能離開帳篷,住進正常宅院。
又過兩日,他們收到來自江南的密信。
白家家主畏罪自殺,他借著老母壽辰將全族的人都聚集在一處,在酒水中下的迷藥,將浸了油的木材平鋪整個白府放了場大火。
這場火不僅讓白家無一活口,潯陽府府尹夫婦和他們的長媳也在大火中喪生。
大火后的第二日,長平帝的圣旨才到達潯陽府。
紀新雪的目光在長媳上多停留了會,“確定死的人是周綰嗎”
送來信的人小聲道,“小的不知,那邊的人只送來信,沒有多余的話。
紀新雪點了點頭,示意送信的人退出去。
長平帝命令他從江南撤兵的時候,原本奔著江南而來的鄧紅英已經借口要馳援北疆改路。她沒有去與突厥短兵相接的關內道而是奔著河北道與靺鞨相鄰的地方一路向上。
按照鄧紅英的行軍路線,她會依次經過淮南道、河南道、然后到達河北道。
以長平帝透露的口風,鄧紅英八成不會去河北道,只在淮南到和河南道逗留,目的是借著北疆大捷的東風徹底收攏淮南道和河南道。
由此可見,長平帝在明知道是前朝余孽在江南作亂的情況下選擇隱忍。他要先收攏除了江南之外的地方徹底鞏固朝政,再與江南兩道的人算總賬。
紀新雪既好奇江南推出白家和潯陽府府尹夫婦出來攬下所有罪名,究竟是因為察覺到周綰的身份已經暴露,還是已經被逼到斷臂求生的程度。也想知道白家在前朝余孽的眼中是可以隨時舍棄的棋子,還是挖之即痛的脊柱
還有前朝余孽是否察覺到,他們的存在已經不是秘密
這些疑問,只能等著時間給出答案。
與此同時,長安。
“懷安的信到了沒”眼睛仍舊放在手中文書上的長平帝仿佛不經意的問道。
松年深深的低下頭,“也許是路上耽擱”
長平帝冷笑,“誰敢耽誤八百里加急”
“陛下息怒。”除此之外,松年不知道還能說什么。
長平帝原本沒那么生氣,相比紀靖柔、紀明通和紀新雪不高興的時候,當場就敢給他甩臉色,紀敏嫣已經算是好脾氣。她最多便是不肯與長平帝多說半句多余的話,日常請安卻從未停下。
以至于他越看紀敏嫣板著臉的模樣越心軟,有時明明想治紀敏嫣的霸道的性子卻在中途改變想法,覺得紀敏嫣是他的嫡長女,性子霸道些也沒什么。
總不能讓孩子與自己賭氣,憋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