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璟嶼猛地抬起頭,難以置信的看向已經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的紀敏嫣,喃喃問道,“他們這么小,萬一傷身怎么辦”
難道他真的連氣憤都不該有
紀敏嫣以手杵額,看向紀璟嶼的目光中隱隱帶著憐憫,慢吞吞的道,“他們只是睡在同處,為什么會傷身。”
紀璟嶼徹底怔住。
可是鳳郎所說的那些話,分明不是僅僅睡在同處那么簡單。
紀敏嫣看著紀璟嶼眉宇間短暫的浮現欲言又止之色,很快便恢復平靜,于心中暗嘆了口氣。
家中諸多兄弟姐妹中,與她最親近的人就是紀璟嶼和紀靖柔,其中紀璟嶼的心思最好猜。
璟嶼剛才欲言又止,八成是想要反駁的她的話。
然后輕而易舉的放棄了。
“璟嶼,阿姐問你件事,你一定要與阿姐說實話。”紀敏嫣握住紀璟嶼的手,鄭重的開口,“你想不想做太子”
從長平帝登基起,紀敏嫣就知道紀璟嶼不適合做太子,但她從來都沒有問過紀璟嶼想不想做太子,因為紀璟嶼沒有選擇的余地。
紀敏嫣相信長平帝即使沒有立紀璟嶼為太子,也會給紀璟嶼安排好退路。她卻沒辦法如相信長平帝那般,相信代替紀璟嶼成為太子的人。
在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名正言順的立庶出幼子,只有幾種辦法。
第一種常見的辦法,廢后另立幼子的生母為皇后。
如此嫡長子變成庶長子,庶出幼子反而變成嫡子。
紀敏嫣可以接受王皇后失去后位,但不想留下如此大的把柄給未來新帝。
當初蔣太后和蔣家還在的時候,長平帝多次以王皇后是先帝親賜給他的王妃為理由,保住王皇后的后位。
如果要廢后另立,必定是以王皇后犯下大錯為前提。
如此才能在保全紀璟嶼的情況下,名正言順的越過紀璟嶼將皇位傳給下面的弟弟,王皇后所育的兒女卻會成為罪妃之子。
紀敏嫣無法信任下面的幼弟。
若是幼弟繼承皇位后想找她和璟嶼、明通的麻煩,僅憑罪妃之子便能拿捏死他們。
第二種常見的辦法,過繼。
找妨克之類的理由,將紀璟嶼過繼給前幾代絕嗣的親王。
第三種常見的辦法,原本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皇子,因為其他原因沒辦法繼承皇位。
比如體弱、犯下大錯、品行有瑕等。
除了第一種廢后的辦法,會讓王皇后首當其沖的成為未來新帝的墊腳石,王皇后的兒女皆要在余生受此影響。其余的辦法,成為未來新帝登基墊腳石的人皆會變成紀璟嶼。
以紀璟嶼溫吞的性子,紀敏嫣毫不懷疑,若是長平帝真的立幼子,但凡幼子對紀璟嶼表現出半點不滿。
沒等幼子動手,紀璟嶼就會一路退到懸崖邊,縱身而下。
即使長平帝能安排好所有事,也不能保證幼子能始終保持初心。
當年元王也沒想傷害建興帝,建興帝仍舊卷入黨爭旋渦,最后被發配到苦寒的封地。
保全紀璟嶼的最好辦法,就是咬住太子的位置不放。
長平帝正值壯年,很長的時間內都不需要有人為他分擔政務,足夠紀璟嶼與王妃生下皇孫。
只要皇孫比紀璟嶼有出息,紀璟嶼的困境就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