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己買了新衣服林妍卻沒有一點驚喜的樣子,林母又覺得難受,以為林妍嫌棄現在才給她買。她道“試試大小,你腿長,要是小了還能換。”
林妍就試試,“褲子正好,有個掛帶,有松緊呢。鞋子也剛好。”
她老早就不能撿林媛的鞋子穿了,因為她比林媛高,腳也大一點。
晚上林母讓林妍去奶奶家走一趟,讀書之前跟長輩告別,這也是家里的習慣。不同的是奶奶會悄悄給林媛錢,卻不會給林妍。
林妍去和林奶說了幾句話,給她解釋幾個林媛讀大學的問題就回家了。林母問她林奶給錢沒,林妍說沒,林母就沒說什么。
林妍“我大舅媽給了二十,我姥爺要給,我沒要。”
林母“你咋還要你大舅媽的錢不能要他們的錢,人家怪不容易的”
她一說就沒完沒了,林妍打斷她,“也就給一次,不會每月都給。”
林母想想也是,也就算了。
第二天一早吃過飯,林母就吆喝林斐一起去拾棉花,她對林妍道“這兩天他把豆子割回來了。也干活了。”
林妍“挺好啊,他干活你也輕松點。”
林母“輕松不著,他干也干不好,還得我去弄第二遍。”
林母就是這樣,讓別人給干活,干不到她心里去又要嘮叨,還不如她自己弄。之前不讓林斐干活,也是男孩子粗枝大葉,干點活不夠麻煩別人收尾的,而林媛和林妍干活仔細,林母就懶得吆喝兒子去弄,覺得干一次不夠生氣的。久而久之,林媛和林妍就覺得她偏心不讓弟弟干活,林斐就心安理得地不干。
林斐已經把豆子割回來曬在院子里,他嫌拾棉花彎腰累,不肯去,就去刨地瓜回來煮地瓜曬地瓜棗吃。
晌午回來林母就不讓林妍去地里了,讓她收拾東西。
林妍把這個月要穿的衣服都疊起來塞進尼龍袋里,又把林媛留給她的中英文大字典和私人物品放進箱子里,拿把小鎖頭鎖上,再把被褥也用床單包好捆起來,飯缸子茶缸以及臉盆等用網兜兜住,去學校是不帶暖壺的,班上會打開水分發到各人茶缸兒里。
他們讀高中,以后一個月大休一次,回家換換衣服什么的,被褥這一次拿過去就算了,箱子也等三年后高考結束再拿回來,以后回家就輕松的。
林母看看,“這么多東西你自己帶不了,讓林斐去送你。”
當初林媛讀高中,是她去送的,今兒她還得忙活菜園的活兒就讓林斐去。
林妍沒拒絕,這林斐就得使喚使喚才行,要不他總以為別人不需要他幫忙呢。
林母問她“你還有多少錢”
林妍自然不會跟她說實話,關于她賺錢的事兒,前世的經驗告訴她不能全告訴林母,“大舅給二十,二姑給十塊,生活費夠了。”
大舅給的錢她不說林母也會知道,因為大舅媽會無意中說出來的。
二姑給的她自然也會說,雖然不用家長還人情,可還是得讓林母知道。
林母問她到底賺多少錢。
她盤算過林妍賺的錢,之前130加上后來270,給姥娘換牙的錢應該不是她出的,但是給林媛買衣服140,還給林媛五百塊,這加起來遠超過她賺的。
林妍就順著她以為的說,至于多給林媛的是管韓慕陽借的,“我偶爾也能寫作文投稿賺一點,到時候還給他。”
高大泉那個混蛋一鬧騰,她也別想瞞著,但是可以把稿子數量降下來。
林母倒是沒多想,因為林妍去年迎香港作文比賽獲得市二等獎,雖然沒發錢但是發的東西加起來也有幾十塊。這種事不是總有的,一年可能偶爾有那么一次半次的,她可想不到二閨女會寫東西賺錢。
心里有數,林母就拿了590給林妍,“賺點錢不容易,你就不該買那么多衣服,大手大腳的。”
這是學雜費,既然有三十她就不給生活費了。
生活費是買菜買紙筆零碎東西的,老師要的大批量資料費超過五塊就可以管家里另外要。
林母又拿了一沓子飯票給她,“你姐剩下的三十斤,回頭我再去給你存一百斤。”
學校食堂的糧票和鎮糧管所掛鉤,可以送麥子或者面粉過去,也可以直接花錢買飯票。
林母一直從家里送麥子的,一百斤可以拿到7580斤飯票,這樣省了額外花錢。
林妍接過去,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