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夫人點了點頭,展開名冊細看,又招手叫蕙心也來看,母女兩人商量片刻后,文夫人吩咐“左右你都拜訪了,既然人品沒問題,這四位就都請來吧。三個姐兒每人一個,再留一個在我身邊,調教調教府里的丫頭,總是有事做的。我腹中這個還不知是男是女,若是個女孩兒,往后也用得上。”
秦嬤嬤應下,文夫人又叮囑她要下帖請,備厚禮,講明白待遇,一切都如蕙心、瀾心身邊那二位一般。
秦嬤嬤又點了點頭,將初步定的禮單說與文夫人聽,文夫人刪減兩項,便叫她下去預備了。
處理這事的時候文夫人面色平靜云淡風輕的,但心中也很有把握那四個人不會拒絕她的邀請的。
這些宮女出了宮,安心在家享福的自然有,但也有些是會出來給閨秀做教引的,能賺一份銀錢不說,有的家中無兒女親侄又不想嫁人,便會在過來的時候與主家談好,在主家做幾十年的事,老來要受主家供養。
這四位里便有兩位是這樣的,另外兩位一位是不想嫁人干脆尋件差事做,另外一位言明要晚些時候再到府上,因為當下要準備成親事宜,前來上差約莫要等明春了。
文夫人打算叫未心與錦心先選,剩下的兩人她再分配是留下還是去伺候華心,但此時這主意還沒提,只叫秦嬤嬤先去帖請。
蕙心在旁,見文夫人輕描淡寫間便說定了家中的一項大事子女教養本就是家中的要緊事,如今聘請宮中歸鄉宮女為家中姑娘做教引,豈不是一件大事了這若是金陵城中其他的巨賈富戶或是尋常官員,要辦這種事,定然將脖子都仰到天上去,而文夫人這態度,必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才能有的。
蕙心心中敬佩,見文夫人有話要說,忙恭敬傾聽。
文夫人溫聲道“今兒叫你在這看著,是要教你一句話家里的孩子,教養之上,一要不看嫡庶之別,二也不要看男女之別。休聽那些世人渾話,將男孩兒碰到天上去,姑娘卑賤到泥里,卻不知咱們這樣的人家,或是官宦人家,最應該將女孩看重,教養得好好的。
人說高嫁女低娶婦,自己女孩養好了,給家里帶來的好處是說不清的,你看你二姑母,這些年咱們家能與趙家如此親近,全因你二姑母品行端正行舉能夠服人,叫謝家高看一眼,給咱們家的生意帶來多少便利
那些在教養女孩兒上不用心或者只是一味驕縱的,前者尚有出好筍的余地,后者呢,驕縱得無法無天的姑娘,只能給家里招災禍,嫁到夫家去,只會叫人看輕自家。譬如從前的方家。”
說起這話時,文夫人眉目有些冷,儼然是想起年初的事了,但她并不打算對此閉口不談,她也希望女兒不要沉浸在那件事的打擊當中,仰起頭向前看。
她如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未來秦王妃,圣旨賜婚,再沒有比這更體面的了。整個文家都會因為這樁婚事而驕傲,蕙心的妹妹日后嫁人門第也必然更高一籌,甚至文家旁支女都會被高看一眼。
這就是這門婚事帶來的便利。
同時,她親眼看過秦王此人,看得出他對蕙心是有幾分情意的,雖然想不出這幾分情意來源何處,但只在這一點上,蕙心的婚姻便天然比旁人多出兩份基底來,她希望蕙心能以此為基,好生經營未來的婚姻,不要辜負了兩人,也不要辜負了自己的韶華。
既然如此,前一段尚未明文的婚事,忘了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