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笑著點點頭,“母親的關懷我記著了,都聽母親的,請嬤嬤千萬待我向母親問號。”
她笑起來時杏眼彎彎的,天生就是一副乖巧可人疼的模樣,秦嬤嬤連忙道“哎喲喲,等我回去把這話給太太一說,太太保準高興。”
繡巧又取來一攢盒茶果點心,抬來小杌子擺在秦嬤嬤身前的位置,笑著道“媽媽一路來怕是激了風雪,喝口熱茶,再吃點甜果子墊墊肚子。媽媽可吃過晚飯不曾”
“吃過啦。”秦嬤嬤笑道“你不要忙了,我是奉太太的話來看看四姐兒并送些東西的,可不是來享福的。”
說著,她往后頭一擺手,留在外屋的那個婆子忙將手上捧著的錦盒兒舉著送到錦心身邊的炕桌上,外頭又進來兩個婆子,將一口大箱子抬了進來,繡巧忙道“勞煩了,就放在這吧。”
西屋里鋪了地氈,箱子進來恐臟了地,屋里人多了錦心也不喜。
那兩個婆子樂得省事,秦嬤嬤指著桌上的錦盒笑道“今兒是京里大姑太太的年禮送到了,這是兩份東西,這一份是大姑太太特意送給您的生辰之禮,禮單子在里頭寫著呢,有一個宮制寶藍錦四面扣合長春如意荷包,里頭兩顆蓮子大的南海明珠,另有一對金花絲纏就嵌珊瑚珠兒的手釧。
外頭那口箱子里也是年禮中的,幾位姑娘都有,兩匹蜀錦四匹花緞、內造絹花蜜餞各一匣,另有四只湖筆兩塊徽墨并兩部國子監書局制的新書。本應在您生辰之前到,生辰的禮物便也在此前送到,偏生路逢暴雪耽擱了六七日,今兒個才到。倒是叫姑娘在生辰后頭又收了一回禮。”
錦心笑著道“我得寫一封信拜謝姑母呢,等回頭太太往京里給姑母送信的時候,嬤嬤記得叫人來知會我一聲。”
“誒,姑娘放心吧。”秦嬤嬤笑著答應了,又略坐一會,吃了些茶果,見外頭風雪也不見消停反而愈演愈烈,忙起身道“我得走了,這風雪一時半刻怕是停不下來了,太太還等著我回去復命呢,等會兒雪若是越下越大,我便更不好走了。”
錦心便吩咐“拿幾把大油布傘來給嬤嬤們,再拿一個小手爐給秦嬤嬤。這天兒太冷了,若是受了寒涼可不得了,年下了,長姐第一年操辦年節事宜,可少不了秦嬤嬤幫忙。秦嬤嬤您若是病了,大姐姐要多操多少心啊。”
她說著,眨眨眼沖秦嬤嬤一笑,秦嬤嬤便也不推辭了,“如此,我就承了姐兒這情。到底是親姐妹,姐兒病著也不枉掛念大姐兒,骨肉連心呢。”
錦心卻沒什么心情與秦嬤嬤說笑了,她這會覺著頭一陣陣的暈,胸口也發悶,繡巧瞧出不對來,忙叫人將東屋的窗子支開透風進來,又將錦心肩上搭著的坎肩取下,拿起憑幾換了幾個軟枕來叫錦心半倚半躺著。
秦嬤嬤見這陣仗,也不敢多打擾了,忙道“姐兒好生歇著,改日我再來瞧您。”
又叫著繡巧出去,詢問了一番錦心今日服幾次藥、閆大夫是什么說法、吃了藥可有好轉些等等,等打聽得差不多了,才抬步回了正院。
繡巧送秦嬤嬤到院門口才回來,在門口都干凈身上的風雪,厚厚的粗紡黑色地氈上蹭了蹭足底的雪才進了屋子,進去就見小玉和小嬋兩個正靜悄悄地收拾箱子里的東西,錢嬤嬤在旁伸長了脖子仔細打量著,看向那兩匹顏色鮮艷花紋繁復的蜀錦,面上帶著垂涎之色。
繡巧下意識地擰了擰眉,有些不喜,卻又很快撫平眉心,笑著對錢嬤嬤道“嬤嬤怎么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