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地最大的時報上,便刊登了逍遙客一篇控訴東瀛人對她糾纏不休的文章,同時用她極其擅長的以小變大手法推測,東瀛人侵占華國之心不死,華國的仁人志士須時刻警惕,莫要被幣原外交所腐蝕,忽略東瀛的狼子野心
這兩年逍遙客時有作品發表,又加上那一濟良藥極為有效,受許多人追捧,所以這文章一刊登,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許多人馬上撰文表示支持,“說得好,若東瀛人無狼子野心,為何將逍遙客當成刀俎上的魚肉欺負若真的尊重一個國家,定會尊重其國民”
“逍遙客乃我國文壇上的俊杰,東瀛人卻肆意欺負,真當我華夏無人么”
當然,亦有人憂心就此與東瀛交惡,有心要勸,又怕得罪了逍遙客,引起無數支持逍遙客的作家聲討,于是便撰文道,“逍遙客乃一奇女子,對華國多有貢獻。若東瀛人果真欺負了逍遙客,須賠禮道歉。若東瀛肯賠禮道歉,我們亦能不追究,從此互助發展。”
因所有派別都要求東瀛道歉,東瀛為了不引起公憤,打算道歉,但是又覺得,如此這般被一個弱國的弱女子逼迫,到底不甘心,因此思忖良久,主事的大佐直接將那三人殺死,嫁禍于蕭遙,
“我方愿意道歉,已與逍遙客接觸,可逍遙客卻殘暴非常,竟覺得打碎牙齒不夠還清對她的糾纏,竟喪心病狂殺人,著實可恨。希望中方能盡快給我們一個答復。”
中方還沒答復,東瀛這樣的言論就被全國群嘲了,所有人都罵東瀛人陰險奸詐,竟用這般不入流的手段污蔑逍遙客。
蕭遙看到東瀛的回應,馬上撰文,“敬告全國同胞,須警惕東瀛的陰險毒辣,自此之后,他們若遇上不能決亦或不滿意之事,必然回采取此種倒打一耙的陰謀害人切記切記”
嘲諷完之后,繼續埋頭寫作,打算寫一對志同道合一起出國留學,學成歸國打算成婚的幸福男女,在乘船回國,途徑橫濱時,女子叫上船的東瀛人看上并百般糾纏,最終在拼死反抗無果之后,拿刀子拼殺掉一個東瀛人,跳海自盡。而男子在女子死后,化身復仇者,努力布局復仇,可惜因為寡不敵眾,最終還是被殺,扔入海中喂魚。
有傳教士感慨兩人凄慘,一個美國人嘆息一聲,“只是兩條人命又算得上什么前幾年歐洲戰爭時,被騙去經歷炮火又慘死的,才是真可憐,更可憐的是,他們豁出命去加入戰場,努力讓母國成為戰勝國,最終還是得不到該有的尊重”
蕭遙寫完,循例改變城劇本,給張瑞寄出去,至于則寄到附近的報社發表。
此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涉及了一戰時被秘密運送去歐洲戰場參加一戰的華工。
一戰時,由于華國方面為保持中立國地位,是不愿讓英法兩國在明面上招募華工的,英法兩國招募華工時,是以私人借口招募的,所以許多民眾和有識之士均不知此事,如今被蕭遙提起,有識之士全都勃然大怒,一邊努力去尋求真相一邊撰文怒罵東瀛人。
東瀛人勃然大怒,這事明明是英法干的,逍遙客卻推到他們身上,這分明是故意的。
一面發文澄清,一面對蕭遙唾罵不已,并準備了暗殺逍遙客的任務。
蕭遙第二天又發文,表示華工加入歐洲戰場的協約國,與東瀛人無關,乃英法所謂。她那般寫,本是類比,不想卻叫人懷疑,更有人對號入座,讓她困惑不已,故專門撰文澄清。
東瀛的大佐氣得橫眉怒目,臉色漲紅,“她一定是故意的,她一定是故意的”
但是他畢竟是搞政治的,想著如今正推行幣原外交,若在逍遙客“認錯”的基礎上咄咄逼人,未免暴露了不該暴露的東西,于是發了一篇感謝逍遙客澄清的文章,并于末尾就輪船糾纏事件對蕭遙進行道歉。
經此一役,許多人發現,逍遙客在文壇上和平民中,都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鄭太太回北平后,問鄭先生他那原配的相貌如何。
鄭先生怕鄭太太吃醋,便道,“倒是美貌,不過比你差些。”
鄭太太被這話哄得心花怒放,直接將蕭遙拋到腦后了。
蕭六小姐回家,從自己姨娘那處打聽蕭遙的相貌。
姨娘回憶了一下,笑道,“如今長成什么樣子我不知道,不過她小時下巴略方,若大了,怕是個大圓盤子臉,并不會好看。”
蕭六小姐聽了這話,想起自己見的蕭遙,臉蛋雖不是標準的鵝蛋臉,但也差不太大,而且那張臉不及巴掌大,和大圓盤子臉差遠了,就笑著說道,“我見了那逍遙客,名字就喚蕭遙。我以為是我那七妹,想想才明白,不過是同名同姓罷了。”
姨太太笑著說道,“原來老七竟叫蕭遙么怕咱們府上,除了你誰也不記得了。不過不管她叫什么名字,都不會是逍遙客那般的才女。我時常與留在老家的好友通信,知道老七的底細跟腳,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村女,決然寫不出文章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