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任何一項東西的存在,都是擁有它的意義的,被如今的西瓦利耶重裝騎兵們所嘲笑的笨重而又遲緩的戰車亦是如此。盡管許多不喜歡拉曼人的人公開地講正確的廢話嘲諷說帝國軍隊在現如今西瓦利耶的騎士面前不堪一擊,并且對自家的重騎兵引以為豪,但所有的歷史學家都知道,雖說號稱是騎士之國,西瓦利耶人卻并不是最早發明騎兵這個兵種的民族。
在遙遠南方的阿布塞拉大草原,有一群一輩子和戰馬一同生活的游牧民族存在。連同馬鐙一起,將近一千年前就已經誕生,直到如今仍舊是這片大陸上不可忽視的戰斗力的弓騎兵,這種真真正正的最先誕生的騎兵兵種,自然也是出自他們之手。
準確的歷史出處已經無人知曉,部分學者猜測很可能是與大草原上動若脫兔的各種極其擅長奔跑的動物有關這一說法得到了許多證據的支持,如同亞文內拉那邊那樣的山地國家獵人們通常在森林或者平原當中狩獵,步行出走的他們使用的都是尺寸較大的長弓,而遠在南方的游牧民族,則通常攜帶更適合在戰馬上使用的短弓。
人的腳力是不可能追上那些獵物的,因此就必須騎馬;為了方便騎馬時使用,弓得做得短小而有力;但即便如此由于無處立足依然無法做到準確地射擊,因而也就發明出了馬鐙這種東西,作為狩獵的用具。
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件方便的發明越來越被普及開來,通過征服與被征服,殺戮與搶奪,不知什么時候它傳到了世界各地,但不論如何作為世界上最可怕的輕裝騎兵,草原游牧民族的弓騎兵編制,時至今日,仍舊令人心驚膽戰。
它最為可怕的東西或許并不是單純作為一個兵種的強大,而是其背后所蘊含所代表的,這些以部族形態分局各地還保留著原始社會結構被各大定居民族稱之為蠻子的游牧民族。
全民皆兵的事實。
就算是一個小姑娘,也可以熟練地翻身上馬張弓搭箭,不同于躲在石頭城堡當中的“文明社會”的老弱婦孺們在遇到戰爭的時候只能抱頭痛哭瑟瑟發抖,每一個草原人,只要拿上武器,帶上心愛的戰馬,就會成為了不起的戰士。
緊張感彌漫在所有人的心頭,當他們遠遠地瞧見了屢屢炊煙從前方的地平線上向著天空中升騰而起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此行的目的尋找草原游牧民族這一目標在耗費了將近兩周的時間以后已經接近達成。單純這一點上并不能算作有多意外,因為草原雖大,可以供給一整個部族生存的資源卻也并不是到處都存在。
前些日子碰見的雨云算是給他們指引了一個大致的方向,畢竟作為游牧民族人畜所需的用水量相當之大,雨季的阿布塞拉大草原雖說大部分地區都會出現暫時性的濕地,但也還是那些原本就擁有地形落差甚至是干河谷的地方,更容易聚集起可以較長時間存在的小型湖泊或者河流之類的東西。
作為向導的兩名斥候決定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時候隊伍里頭不少人都有些忐忑不安,特別是那些對此知之甚少的人,真正的原生草原人在南境和索拉丁的名聲一樣狼狽不堪,因而直接朝著明知很可能會有大量草原部族出現的地帶走去,在他們看來宛如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