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驚春沒有養成十八學士。
挺好。
最好的是,反正他也不會再遇到那個少年。
種不活,就種不活吧。
莫驚春心虛地想。
這種名貴的茶花,在當時只有一些特殊的江南人士才可以養活。那少年可以輕而易舉就養了那么一小片,多少可以看得出來他家底深厚,估計請了不少大家。
在嘗試三月接連失敗后,莫驚春已經在翰林院安穩落腳,跟著老翰林開始忙忙碌碌。因著永寧帝當初有撰寫史書記的命令,翰林院已經編纂了好些年。他是那種能靜得下心的人,這份事務對他來說,并不算難上手。
只是狀元郎和榜眼兩人花費十來年考上進士,又入了翰林院,雖然這是得登內閣的必經之路,可是兩年的時間,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長了。他們可不像是探花郎,年紀輕輕,還可以熬下去。修書編纂這樣的活計,擱在他們手里,只會覺得浪費時間。
故而,在前幾個月,還能看到他們耐著性子,到了后頭,便只磨洋工,不怎么動彈。
莫驚春和他們關系還算不錯,但三天兩頭跟著老翰林跑,被他倆嘲弄是嘴上沒長毛,都學不會變通。
莫驚春思忖,認真地反駁,“我覺得在翰林院待上兩年,也算不得什么。畢竟這里的安逸,卻是外界不能擁有的。即便早晚都要踏入,可這過度的日子,也是安逸一日,便少一日了。”
兩人這么一想,也是實在。
他們的對話,原封不動地傳入東宮。彼時,這位年少的太子殿下,正站在屋檐上搭弓射箭,將另外一處宮殿上的水果給穿過。他將弓箭背在身后,輕飄飄從上頭翻身跳下來,險些給劉昊嚇得半死。
劉昊和太子殿下差不多歲數,卻已經跟著他好些年,是東宮總領太監。
他忙不迭地擠了過來,上下將太子殿下好生打量了一番,這才松了口氣,“太子殿下,您這是作甚這上下該是多危險,少不得讓底下的侍衛看著點。”
這四周居然連個侍衛都無,肯定都是被太子殿下給支走了。
太子不耐煩地說道“別說這些沒用的,孤讓你打聽的人,到底打聽到了沒有”這都在宮里憋了幾個月了每次看到許伯衡和顧柳芳他們,就只會掉書袋,太子殿下可萬分不想再看到他們。
劉昊像是在和殿下接頭那樣,探頭探腦地看著周圍,這才說道“明日剛好是他的休沐,而且奴婢聽說,這位探花郎要出城,如果太子殿下想要和他碰面的話,這倒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太子想要出宮并不難。
永寧帝對這位太子殿下非常嬌寵,而且身邊的侍衛管夠,也沒誰敢招惹這位太子殿下,出去的時候都是橫行霸道。不過太子的性格雖然強勢慣了,可是面上還是端得住大方從容,優雅淡定,也從未真的惹出亂子來。
當然,一些更為深層次的事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也是太子殿下身旁需要時時刻刻跟著人的緣故。
可惜的是,太子殿下又太聰明,身邊跟著再多的人,也一直會被甩開,這久而久之,永寧帝不得不把盯梢的人換做是暗衛,這下太子不能隨意掙脫,可也因為太子和暗衛的輕功同出一源,想要逮住太子殿下,那也是難得。
公冶啟聽說此事,一拍即合,立刻讓人去勸說殿告假,然后興沖沖地去找皇后娘娘。
遠在翰林院的莫驚春狠狠打了個哈欠,尚且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
翌日,莫驚春趁著這難得的休閑時間,跟著李素等人出城。
但李素騎馬不太擅長,莫驚春飛奔了好一段距離,這才發現朋友們都沒有跟上來,這讓他不得不放下速度,懶洋洋地撒開手讓馬匹小跑,以免和他們拉開太大的距離,追不上莫驚春。
就在此時,從宮道后頭,逐漸駛來一駕馬車。
莫驚春微蹙眉頭,攥緊韁繩,避讓開來。
那不是一架普通的馬車,在其周圍,還環繞著十數個練家子。
莫驚春從他們身上感覺到了如同遇到父親時一樣的危險感,這讓他提起戒備,下意識想要遠離。
就在莫驚春已經將馬匹驅使到官道上時,那馬車內突然有人撩開車簾,然后探出個腦袋來,那張熟悉而可惡的臉蛋露出來的那一刻,莫驚春想也不想地拍馬就跑。
公冶啟
他的雙目瞪大,從馬車鉆了出來,搶過身邊人的坐騎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