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許伯衡在朝上和正始帝的政見如何相悖,這卻是他一直沒有對許伯衡動手的緣故。不僅僅是因為他曾經是永寧帝說過可以信任的大臣之一,更是因為他本身的品性。
許閣老設宴,莫驚春總歸是有些坐立不安。
他和許伯衡并沒有什么交情,不過對坐著說上些話,反倒是緩解了這種感覺。大概是因為許閣老其實頗為和煦,并沒有什么官架子,說起話來也溫溫和和。
莫驚春稍放松了些,言談間提起了送信的事情。
許伯衡淡笑道“陛下其實并未打算讓老朽去勸說慶華公主。”
莫驚春微頓,他捉著茶杯看向許閣老。
看來許伯衡到底是猜出了正始帝的心思。
莫驚春“當時陛下匆匆來信,臣也不知內情為何,思來想去,便覺得此事還是應當告知閣老為妙。”他當時多少是帶著些想要捉弄陛下的心思。
畢竟那時,莫驚春如何也想不到,正始帝居然是抱有那樣的目的。
如果不是莫驚春突然來了這一手,也不會讓許伯衡透過陛下這短短的安排推測出一部分內情,繼而在出事時選擇出現在公主府外。
慶華公主能不見的人有許多,卻不能不見捧著御賜玉如意來的許伯衡。
許伯衡笑著說道“子卿此舉,便是誤打誤撞。”
莫驚春頓了頓,沒有說話。
其實當時陛下和慶華公主的交談,便已經看出他們兩人的機鋒。
慶華公主問,是否陛下讓許伯衡去勸,便是問陛下,是不是為她留了一條后路。
而陛下答,他不曾有過,便是回慶華公主,關于他的態度。
并非所有皇室的感情都能如同先帝與正始帝一般。
正始帝與慶華公主這位姑母間,只有冷漠的算計與廝殺。
所以慶華公主才會心灰意冷,讓正始帝將私兵都撤回去,那也是愿意負罪的意思。
然正始帝卻是拒絕了。
許伯衡的聲音蒼老,透著少許看透世事的洞察,“不管慶華公主究竟是為了什么方才回心轉意,但是這對陛下而言已是足夠。既然公主殿下最終并未邁出那一步,就已經足以免去罪責。”
因為先帝對慶華的愛重。
莫驚春心里有一個問題,只是他知道有些逾距,便沒有問。
許伯衡看他一眼,淡笑著說道“你是想問,為何慶華公主分明與此事無關,卻偏偏要趟這渾水。”
莫驚春抿唇“是因為,賢太妃是她的養女”
雖然陛下說過,事后會與他說清楚內情。
可是莫驚春卻是不敢想。
“是,也不是。”
許伯衡果然是朝野老臣,對于一些舊事知之甚詳。他吃下一口暖茶,平靜說道“賢太妃之母,正是德清長公主。”
德清長公主深得當時皇帝喜歡,被破格提拔為長公主后,也并未遠嫁和親,而是嫁給了京城中的權貴。而她對當時的東宮和慶華公主異常喜愛,多次救他們于危難之中。
莫驚春微訝,聽著這些皇朝舊事。
許伯衡“先帝體弱,雖然貴為太子地位卻一直不穩。而當時后宮之中,可絲毫不像這兩朝這般安穩,而是風起云涌,堪比前朝。如果沒有長公主相護,先帝與慶華公主未必”
未盡之意,實在明顯。
“先帝最終能夠登基,也是得了她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