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在他們面上都掃了一遍。目睹她所為,最震驚的人,卻居然是伏珺。
李媛翊匆忙地同她道歉,“殷大人,是我太沒有見識了,我”
觀若并沒有時間能回應她,殺了云翳,不過是她對方才的晏既,還有她自己的交代。
她轉過了身去,環視她周圍的人,而后她慢慢地,將那支紅寶石發釵推回了她的發髻里。
“蕭大人將千秋萬歲,蕭氏將千秋萬代。”
觀若高聲對在場所有的蕭氏之人道“若再有人叫我聽見這樣不詳之語,有犯上作亂之心,她的下場,會同今日的云翳一樣。”
新年之后,蕭翾便慢慢得放出風來,說她已然擇定了將來蕭氏的繼承人。
并非是這一年一直跟隨她的蕭翎,而是觀若。
蕭翾三女盡去,蕭翎在蕭氏眾人心中并非沒有威望。
她向來得蕭翾寵愛,又在蕭鷴發動那一次可笑的兵變的時候統領六軍,誰都以為她會是蕭翾的繼承人。
畢竟她也是姓蕭的。
世間權力,似乎唯有在同姓之人手中交接,才最穩當。
外姓之人,總難撇清篡權奪位之嫌,有妖言惑眾,蒙蔽主上之意。
可是那也是男人的規則。
蕭翾偏偏就擇定了觀若這個外姓之人,無視血緣,要她踩著蕭翎的肩膀上了位,令眾人都覺得,蕭翎是不如她的。
這樣一來,尋常的士兵不了解觀若,只會覺得她能被蕭翾委以重任,只怕是有千般智謀,萬般謀略。
雖然是有些夸大其詞,故弄玄虛,可是久而久之,真到了那一日,權力便能平穩過渡了。
但是看在蕭鷴,甚至云翳這樣還算是了解觀若的人眼中,自然便不是這樣。
她們只會覺得是蕭翾瞎了眼,是觀若不配。心中生出不平之意,做出莽撞之事,直至動搖軍心。
若是她今日不這樣干脆利落的處理掉云翳,甚至任由她再罵幾聲,她們腳下的千里之堤,可能頃刻便會土崩瓦解。
這難道便是蕭鷴想看到的情形,是云翳想看到的情形
實在是蠢透了,無可救藥。
死不足惜。
觀若心中實在還有太多的郁氣想要抒發,但是她并沒有那么多的時間。
蕭氏眾人,哪怕是蕭翎也同樣斂容,靜靜聽著觀若說話。
觀若再沒有什么話要說,仍舊轉過身面對著晏既。
他又為她負了傷,她償還不了。
“將軍,你今日受傷,還是來日再去尋蕭大人商議要事吧。”
他應該回去找吳先生為他治傷,而不是留戀著她,或是一心記掛著他胸中的大事。
晏既推開了李媛翊,還有伏珺的手。
他的神情冷肅,是一個最將家國大義放在心中的將軍。
“今日之事十分重要的,我的傷并不要緊,帶我去見大人。”
不待觀若回答,他翻身上了馬,目視前方,沒有人能比他更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