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我從沒有懷疑過你,也從沒有覺得梁帝所說的話是對的。我是相信你的。”
不是為了將他可能的否定堵住,而是她從內心里就是如此相信的。
晏既忽而嘆了一句,“當年姑姑答應嫁給高熠,也是因為他答應了她,她以為他能夠理解她。”
最終卻是兩個人的悲劇,一家人的悲劇,兩個家族的悲劇,天下數萬萬百姓的悲劇。
觀若停下了腳步,他們彼此對望著。
“但我不會的。我完全理解,并且支持你想要做的事。”
“我知道女則新篇的內容是什么,它想要做什么,又會在一個王朝上下帶來怎樣的動蕩。”
“會有無數的男子站起來反對,也會有無數的女子發出她們的聲音,盡管更多人仍然會可悲地保持著沉默,等待著旁人將他們的命運安排。”
沉默的永遠都是大多數,就好像受壓迫的也永遠都是大多數一樣。他們都不希望這樣。
“但我衷心希望我的王朝,無論男女,他們之間都是平等的。”
“男子所擁有的所有都不再是特權,女子也可以自然地站在世人面前,被教育,教育旁人,走到許多從沒有女子站過的位置上去。”
像姑姑這樣的人,像蕭翾這樣的人,像母親這樣的人。
她們不僅不比她們的丈夫與情人勢弱,她們遠遠比他們要強大的多。
可這世道不公,姑姑和母親已經被她們的丈夫困死在了內宅里,一生都走不出去,所有的盼望都被扼殺。
就算是她們之中最勇敢,最不顧一切的蕭翾,也要付出親手殺死父親,殺死孩子的代價,才能夠成為一郡之主,為南郡的女子做一些事,讓其他人承認她的價值。
才有了為女子沖鋒陷陣,為女子發聲的資格。他不想這樣,他能看得到她們的價值。
也更不想自己的妻子,將來也只是被困于一重又一重的宮殿之中,在漫漫長夜中睡了又醒,對周遭的一切都無能為力。
他是姑姑和母親養大的孩子,他永遠都記得。
晏既撐著傘,觀若忍不住上前擁抱著他,她的臉埋在他胸膛上,“明之。”
她只是喚著他的名字,喚著這個此刻為她撐傘,將所有的風雨都隔開的男子的名字。
不必更多的話語了,他的名字,就已經代表著千言萬語,代表著世間屬于她的一切美好。
晏既輕輕撫著她的背,“你不必為此感激什么,我不是在為你做什么事,只是想和你一起做事而已。”
他松開了她,牽起了她的手,“傻瓜,還下著雨呢。我們先回去,在房中好好說話。”
春日賞花,夏夜聽雨,他們已經錯過了這個春日,不該再錯過這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