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若的心沉下來,“無論如何,你我都盡過力了。”
“若是你想見她,我可以送你去。”
“晏既撫了撫觀若的面頰,算作安慰,而后站起來,望著觀若的臉龐,微微地有些不自然,“我也去沐浴了。”
這是一句很平常的話,卻也很不平常,觀若的目光又落在了公文之上,卻心不在焉。
晏既回來的很快,觀若已然坐到了案幾之后,閑閑地撫弄著殿中她的一把古琴。
雨水已經停下來,撥云散霧,又是灑落在一片寂靜之地的月光,觀若的手指落在古琴之上,她已經許久沒有這樣的心情了。
沒有晏既的永安宮中,從來都沒有響起過琴聲。
“忍負玉樓今夜月,寶箏閑理十三弦,明之,我不會彈箏,今夜我為你撫一曲琴。”
殿中最惹眼的,其實是幾把玉石琵琶,那是文嘉皇后喜歡的。
但觀若更喜歡的,總是古琴,總是那把已經斷于丹陽城樓之下的綠綺。
晏既在一旁坐下來,擺出洗耳恭聽的模樣,靜靜聽著觀若指尖流淌出來的琴曲。
在心愛之人面前,她也放下了平日的羞澀之意,和著琴聲,輕輕唱道“綠綺琴中心事,齊紈扇上時光。五陵年少渾薄幸,輕如曲水飄香。夜夜魂消夢峽,年年淚盡啼湘。”
“歸雁行邊遠字,驚鶯舞處離腸。蕙樓多少鉛華在,從來錯倚紅妝。可羨鄰姬十五,金釵早嫁王昌。”
一曲結束,她停下了手,如玉的面頰也被月色襯出了孤清來。
晏既問她,“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為什么會想起來彈這曲何滿子”
昨夜他們才喜結連理,無人的癡心曾經錯付,又何必徒生感慨
觀若的笑容清淺,“只是今夜格外的思念大人而已。”
這是蕭翾在最后的那一段日子里,常常會聽的曲子。
她說她不后悔,只有無能之人才后悔,但她一遍又一遍地令歌女唱這首曲子,分明也是在后悔著什么的。
也許是后悔著同高燁的那一段情。這段情令她終于覺醒,可這覺醒的方式,到底還是過于慘烈了。
“想念大人,而后又聽聞珠樓娘子癡心錯付,如今人生已經不剩下多少時光的事。”
“裴靈獻救過她的命,她也大可只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便好,為何又要苦苦追尋,以至于誤了她自己的性命呢”
她若是愛慕這世間任意一個尋常男子,在裴俶這同族之人的庇護之下,應當都能過上一段極其美滿的日子的。
“愛慕一個人與否,并非是由自己控制的。”
就好像伏珺對馮逾的愛慕,令她如今覺得自己難以面對阿姐一般。他在心里嘆了一口氣。
伏珺的心結,也不知道究竟何時才能解開了。
觀若也知道自己的抱怨是沒有道理的,如此良夜佳期,她同她心愛之人在一起,應當且盡歡意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