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把她入宮時在尚宮局的記檔找來讓劉奉也過來一趟”
如今,好幾個月過去,城門口的侍衛早已撤了大半,百姓的進出再度恢復到從前的樣子。
他已登基為帝,更不能為一己私利而影響京中普通百姓們的日常生活。
不過,私下到京外的官道上沿路尋找卻并未停止,統統交由劉奉負責。
大燕疆域遼闊,從京中通往各地的官道更是四通八達,要找一個不知所蹤的人,比大海撈針還難。
如今,他總算找到了一點線索。
已是六月,該到盛夏時節了,可涼州城里卻分外涼爽。
白日因日頭大,尚能感到幾分微薄的暑意,一到傍晚,夕陽西沉,四下便迅速冷下來,讓人不得不披上厚厚的秋日衣袍。
秋蕪從沒見過這樣的夏日,感到新奇的同時,終于還是因一日夜里沐浴后未及時披衣而受了凍,染上風寒。
孩子們小,比大人更易染病,她生怕自己的風寒會影響孩子們,便干脆留在家中歇了幾日,連喝了不少湯藥,好得差不多了,才重新回去照顧孩子們。
這日一早,她才帶著阿依來到她們布置出來的小院椿萱居,便聽到里頭傳來七娘爽利清脆的話音。
“顧先生來得這么早,可是來等阿蕪的”
話音落下,又有一道溫厚和煦的年輕郎君的聲音傳來“不不,我、我只是今日恰好休沐,便早些過來,看看有沒有什么要幫忙的。”
“原來如此,那我便先謝謝先生的熱心了。”七娘笑了聲,又問,“先生手中提的是什么可要尋個地方先放下”
“是今早才熬的蜜糖梨汁,能降火平喘,清肺潤喉”
秋蕪踏進院里,恰見七娘手里拿著塊擦手的巾帕,笑吟吟地站在屋門邊。
而她的面前,則站著個二十來歲的年輕郎君,生得膚色白皙,眉目俊秀,身材頎長,雖不似秦銜那般英俊出眾,卻也有幾分尋常人沒有的書生氣。
此人名叫顧攸之,出身平民百姓之家,如今在州府府衙中給涼州刺史當幕僚,閑暇時,便會來椿萱院教年紀長一些的孩子們讀些詩書史籍,是個心地善良、一片熱忱的讀書人,連秦銜也對他有幾分青睞。
聽到院外的腳步聲,里頭的兩人齊齊看過來。
一見是秋蕪,七娘的臉上頓時多了幾分促狹的笑意,沖她使了個眼色,道“阿蕪,你來得正好,我方才還在想,咱們這兒誰最需清肺潤喉呢,原來是你呀,平日教孩子們念千字文最費嗓,這幾日又染了風寒,可不是得清肺潤喉”
顧攸之臉皮薄,聽七娘這樣打趣,白皙的面頰頓時漲得通紅,一雙眼睛更是四處打量,就是不敢看向秋蕪。
他抬了抬食盒,低著頭快步往屋里去,邊走邊道“這得趁熱喝才好,我、我立刻拿出來”
說著,一個不察,差點被腳下的門檻絆倒,幸而一手牢牢扶住了門框,才未丟面子。
只是這樣一來,他更不敢看秋蕪了,只一味低著頭將食盒里用陶盅的梨汁取出來,擱在案上后,便轉頭快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