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國際空間站與華國空間站。
這樣的例子放在自己國家身上,當然爽。可放到別的國家身上,就堵心了。
所以胤礽不愿意看到那樣的場面。既然西方早晚會有,不如趁現在他們還沒有的時候撈一筆,賺波利益。若能換取他們的其他技術來強大自身,那是最好不過了。
這點不只胤礽心動,康熙也很心動,他眉眼一挑,“技術互換”
“對這不比我跟光哥從零開始研究要強得多若水泥不夠吸引他們,我們還有雜交水稻。當然我指的不是現今大清廣為種植的這種。”
胤礽眨了眨眼,“汗阿瑪可還記得,當年我在毓慶宮造玻璃房子種植水稻,研究雜交之時曾做過一二三四號試驗田”
康熙點頭。
“后來因為一號田的產量最為突出,其他二三四號都棄用了。汗阿瑪,您和閔大人他們大約也只記得一號田,而不記得二三四號田究竟如何了吧”
康熙神色動了動“這里頭還有端倪”
“有二三號田表現平平,不必多說。但四號田產量只比一號田次一等。我讓孟吉祥計算過,若是換成畝產,雖沒有如今這類雜交水稻的八百斤,也能有六百斤。”
康熙驚了。
胤礽笑起來“我還記得當初四號田的父本母本,還留著當年的實驗記錄。只要我們想,我們可以再造一批這種次一等的雜交水稻。它可以與水泥一樣,作為我國與他國建立邦誼的利器,成為我們互換技術的重要工具。
“不過我聽聞西洋那邊水土氣候與我們大不相同,水稻若在西洋種植,怕是會受許多條件限制與影響。但東瀛與南洋應當是可行的。”
康熙心念轉動,若能如此,倒也沒什么不好,于大清而言,其利遠遠大于弊。
“至于西洋,若水泥與雜交水稻都不夠吸引他們。有一樣一定可以。”
康熙也想到了“牛痘。”
胤礽點頭“對牛痘是全世界的難題。大清為天花所擾。西洋也一樣。”
如果外國因天花而死的都是貴族和政治家,那胤礽可能會昧下良心,隨他們去。但不論哪個時代,不論哪個國家,受疾病困擾,致死率最大的永遠是平民,是生活在階級底層的窮苦百姓。
若是可以,就算是外國人,也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更何況,這不是還能換技術換物資嗎又不是白給。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點,牛痘叫做牛痘,全大清都知道是從出痘的牛身上得來的。也就是如今信息不發達,牛痘才出世幾年。西洋得到的消息晚。可他們總會知道。
他們知道后,難道不會自己去找出痘的牛不會自己去研制若沒有方向,研制起來自然困難。可大清已經證實了牛痘的作用,他們方向明確,研制出來也不過是時間問題。并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既然如此,不趁這個時間差撈一筆,過了這村可就沒有這店了。
康熙沉思“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胤礽點頭退出去。不到半日,就聽聞康熙召了幾位大臣進宮議事。因皇家船隊又加了一項重要任務,除日常外交外,還得承擔與各國互換技術的職責。這主使之人就得重新考量。經過數日商議,最后明珠請纓,言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