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只是暫時。
既要圖謀天下,逐鹿中原,再將軍政中心放在鎮夷就不太合適了。
一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若臨時建城耗費又太大。
二是太遠,若哪一日真能占了關中,往洛京、河東,更或是江南進軍時,豈不是要走三四千里的路
最好的辦法是隨占隨建。
如果與邢巒開戰后,朝廷不敢全力反撲,那就說明隴西也暫時不會發生大的戰事,至少兩到三年以內是不用擔心的。
所以李承志決定,但等明年開春回暖,只要戰事一歇,西海各廠就會全部搬至秦州。
到時也不會建太大,太多,夠用就行。等進駐關中,再大興土木也不遲。
待那時,鎮夷就會成為軍鎮,南御吐谷渾,北抵柔然,西援敦煌。
雖然還要幾年以后,但李承志心中已有了大致的藍圖
轉著念頭,一行人便進了被服廠。
剛進門,一股濃郁的腥膻與刺鼻之氣便撲面而來。
腥膻的是羊毛、羊皮,刺鼻的是各種用來硝制皮毛的藥池。
墻角下的羊毛、羊皮堆成了山,許多壯漢立于方池兩側,或是往里投,或是往外撈。皮毛或是被投入池中,或是被從池中撈出。
池中便是曬場,一旦涼干,皮毛就會被運至棚下,羊皮會被平衡車槌平,縫成毛內皮外的大衣。毛會被彈松,裝成縫好的麻套,制成毛被。
這么一間小小的廠子,一日可制皮大衣五六百件,毛被上千。而且這般大的被服廠,經工以北,居延湖以南的牧區還有五間。
這些自然軍需品,一旦制好就會運至敦煌、隴西。薄骨律三地。
保暖效果也不是一般的好,特別是羊皮大衣,若再配以氈毛靴,羊皮帽子和皮手套,便是三九寒天也可予野地中臥雪而暖。
這就是牲畜多的好處。
不說牧于居延湖南北、山丹馬場的近兩百多萬牛羊,只是仲夏之時自吐谷渾和柔然繳獲,最終因無人牧放而無奈宰殺的那百多萬,就夠西海十五萬兵卒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置辦三套皮制冬服。
唯一的缺點是重,兵卒只是披半甲,再穿上這么一套,再配以水囊、備用的干炒面、弓刀等,凈重至少在五十斤往上。
好在西海馬也多
轉了一圈,又清點的庫冊,李承志又去了隔壁了車廠。
身為穿越者,李承志自然知道軸承的好處。更何況在西漢時,中國就有將低硅生鐵以柔化退火的方式,造出球墨鑄鐵的技術,他自然是拿來就用。
不過造出的并非珠狀軸承,而是柱狀軸承。但用來造車,完全夠用了。
也不例外,車廠用的也是流水化做業程序,進度自然不慢。李承志也不吝夸獎,將崔光與李始良美美的夸贊了一番。
崔光是尚書,總攬諸曹,李始良是工曹主事,除金曹兵工廠之外,無論涉及軍民,西海諸廠皆由他掌負。如今各廠運轉流暢,更超出了李承志的期望,自然是大功一件。
如張敬之、魏子建也是與有榮焉,如今前者為農曹兼刑曹主事,且還兼三軍司馬,可謂位高權重,與崔光相比也不遜色。后者為民曹、學曹主事,雖是未涉及軍務,只是初露崢嶸,但以魏子建的學識,才能、經歷,遲早能大展拳腳,一展報復。
只獨獨李始賢,如今只是民曹副主事,還在魏子建之下。
是以他既是羨慕,又是心酸。
至于嫉妒和不平,當然是不存在的。
誰讓他任官不過七品,領軍不過一營。這數人中隨便拎一位出來,都超他十萬八千里。
無奈之計,李始賢也就只能老驥伏櫪,自強不息。
不看他對崔光與李始良敬畏成了何等模樣,目的就是想將這二人的本事全都學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