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京中宮變的消息傳到西海,已是三個月之后了。
高英竟被囚進了金墉城
李承志一陣恍惚,久久無語。
悵然許久,他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當初甫入洛京,與高肇第一次會面時的場景。
那一夜,高肇給他看過一張已然發黃的信紙。其中寫出幾句卜詞
英年早逝,子嗣孤絕
遂至不軌,憾恨而終
子誕母崩,未角而夭
無子無依,深宮孤老
貴登臺鼎,死無全尸
第一句卜的是元恪的結局與生平不至而立之年,他便撒手人寰,自然是英年早誓。而唯一的血脈還在胡氏腹中,更不知男女之時,便被元懷與于忠所害,自然是無子無嗣。
如此一看,竟然是應驗的不能再應驗
第二句卜是元愉,也是無半絲偏差。第三句是順皇后于氏,依下準之又準。
這三英已不在人世,如今活著的,也就剩高英與高肇了。
高英自入宮為妃后,一直怕元魏“子立母死”的祖制落到她頭上,故而防的滴水不漏,與元恪近十年夫妻,竟然無一子半女。
而高氏謀逆,盡皆伏首,唯一與他沾親帶故的李承志,也已徹底與她反目。夫族元氏亦眾叛親離,只待落井下石。是以這“無子無依”是半字不差
如今更是被囚于金墉城,若李承志未能盡全功,攻克洛京無望,高英最好的下場,自然是老死在金墉城中。
再看最后一個高肇,李承志也已準備拿他來祭旗。待那時一刀兩斷,首級定然是要傳授各州,以示西海起兵之大義。
豈不就是死無全尸
茫然之間,他又想起卜算馮太后之壽數的那一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馮太后也確確實實只活了四十九
李承志已然不知,那前太史令耿言果真是能掐會算,還是機緣巧合
轉念一想,他又哂然一笑。
若真是算出來的,耿言為何沒有告訴高肇,使他死無全尸,更禍亂了這元魏天下的,是李承志
不過是牽強附會罷了。
再退一萬步,便真是算出來的又能如何
所謂人定勝天,哪有什么一成不變的定數
若是有,破了就是了
這般一想,頓覺心中一松,神覺氣爽。他悠然一嘆,又舉目四望。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如今正是草長鶯飛,綠意怏然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