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之一陣心灰意冷,因大勝帶來的驚喜,瞬間就消散了一半。
原本還想著和各鄉老商討,如何說服李承志盡量多留些戰兵下來,此時卻是半點興致都無。
正在心里罵著,有人便問道“敢問張司馬,若是勞軍,需要我等籌集多少錢糧”
籌集你大母
張敬之差點罵出聲。
也就不知道這些人只是在懷疑他,不然他非跳起來不可。
“爾等定是在擔心,我與李將軍已狼狽為奸,正在謀算諸位放心,李將軍已在急報中坦言,此次不需朝那勞軍,各般賞賜,自有軍中自備”
聽到這一句,這些人才有些后覺的想到,張敬之竟然說的真的
怎可能
也有明眼的已看出,張敬之已然生怒了,忙強笑道“張司馬誤會了”
其余等人則心神微動,默念著“各般賞賜,自有軍中自備”這一句,下意識的感念起李承志來李郎君果然還是李郎君
又聽張敬之說道“不出意外,等大軍回歸,略微整休后,李將軍便會出兵涇陽,平定全郡
讓你等過來,是想商討一二,有無必要留些兵卒、甲胄、刀弓、戰馬等,以備不時之需。
有何異議現在就提,省的等大軍歸來還要聽你等抱怨之言,沒的亂了軍心”
“李將軍要走”有人驚呼道。
張敬之一聲冷笑“他為何走不得”
郭存信不知什么時候已醒過了神,看舅兄的情緒明顯不對,連忙起身道
“承志起兵之初便坦言,定要解涇州之圍,這本就是應有之義,諸位也是知道的。再者,他定然不會將所有兵卒帶走,至少也會讓我朝那留足自保之力,諸位盡可放心”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這些人都明白,就是有些擔心。
但反過來再想,李承志去的是涇陽,左右離著不到百里,真有賊敵來犯,騎兵快馬而來,最多兩個時辰就到了。
而且賊兵來攻朝那,必經涇陽,李承志怎可能當看不見
不讓走就更不可能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若是惹惱李承志,直接撒手不管朝那,到時哭都沒地方哭去。
這些人也沒幼稚到,覺得只要兵還是那些兵,隨便換個主將,精銳就依然還是精銳的程度。
“那郭祭酒以為,該留多少兵卒合適”
“一千足矣”
郭存信信心百倍的說道,“再讓承志留一二員擅守之將,當能保我朝那無虞”
一千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又有人試探道“那兵甲呢”
郭存信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猶豫了許久才一咬牙“我定當勸他,將之前答應諸鄉老的鋼甲盡數還清。至不濟,也要先還一半”
竟然能還一半
問題是這才過了幾天,那鍛甲營有沒有打出這么多
全留下了,那李將軍還怎么打仗
一群鄉老竟然謙虛了起來“不用那般急,只是守城而已,有個百十副就足夠用了”
張敬之驚的嘴里都能塞個雞蛋。
換成郭存信,這些人怎么突然就這么好說話了
剛剛不是都在懷疑,自己已和李承志狼狽為奸,要貪他們的錢糧嗎
不對
這些忘八,懷疑的只是自己一個
張敬之的臉都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