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是我跟前侍衛。”扶姣無意識地順口答,“我十歲時他就在府里了。”
渥丹長應一聲,有種恍然大悟之感,怪不得這樣得郡主信賴,倒是自己多想了,又有些好奇,兀自嘀咕,“看李都統模樣氣度,我還以為是哪個貴人府里的郎君呢。”
扶姣愣了下,從書中抽回思緒。
好像確實如此,在這之前她就覺得李承度即便和沈崢比也不差什么,那他的家世呢尋常人家應該養不出如此郎君,李承度說阿父和他的父親是舊識,如果只是簡單認得那應該不是這種說法,熟識的話,必定身份也不低,又怎么會成她府里的侍衛
疑惑暫存,簡單洗漱后,扶姣打發渥丹去外室睡,等李承度入內就忍不住問出口,他似乎有些訝異她現在才想起這個問題,沉思片刻道“家父曾任過一官半職,后來出意外,官位被罷免,就去休養了。至于屬下進長公主府,全憑侯爺賞識。”
說起家中變故,他也是風輕云淡、毫不作偽。
家道中落這種事,其實很考驗一個人的心境,身份地位大起大落,或沉浸在過往一蹶不振,或發奮圖強欲東山再起。而李承度呢,淡然的模樣好像在說他人事,要么是把真心隱而不談,要么是天性足夠通達,能見風雨不驚,遇榮辱不變。
扶姣盯著瞧了會兒,總不大相信后面那句,以他的本事大可以另謀高就,當一個侍衛其實很是屈才。
不過,每人都有秘密,她也不會刨根問底。扶姣深以為,自己還是非常體貼的。
眼神一轉,說起真正關心的事,“玉璽還在你這兒罷”
李承度點頭,從書柜暗格中取出玉璽,“本來早就想問郡主的安排,后來因諸事耽擱,便先放在了這兒,郡主可是有了打算”
“也沒什么打算。”扶姣眼含踟躕,捏起這方玉璽就著燭火看了會兒,下定決心,“就放你這兒了,誰都不要告訴,你拿它做什么都行,丟掉也可以,但是不能讓別人發現。”
“也包括侯爺”
扶姣點點頭,不待李承度作反應,又道“當初阿父領命來雍州平亂,你隨軍同行,定很清楚戰況。我問你,雍州真的有人起義嗎那首領在哪兒,已經伏誅了我看這兒像是早已停戰了,如果是如此,為什么洛陽接到的軍報沒有提及過”
李承度道“確實交戰了大半月,攻下張掖郡后就拿下了首領,至于侯爺如何處置他,屬下也不知曉。”
起義是個幌子,李承度心知肚明,這不過是扶侯名正言順到雍州的辦法,首領自然也是自己人。如果得知內由,小郡主大概會傷心得哭起來,因為留在洛陽毫不知情的她其實是扶侯有意給的人質,或者說,是用來讓宣國公他們放松警惕的手段。畢竟扶侯對女兒的寵愛眾所周知,又是唯一的血脈,她留在洛陽,誰會相信扶侯就此一去不回呢
雖然扶侯又特意派人去把扶姣接到雍州,但這并不能否認他曾利用女兒的事實。扶姣初到雍州時,扶侯那般寵愛,百依百順,其中未嘗沒有一份愧疚和補償。
短短幾句話,其實已經告訴了扶姣想知道的消息。想當初直到宮變前,從雍州傳去的軍報寫得明明白白戰況膠著,暫且未平。然后就是向朝廷要時間,要糧草。舅舅不曾懷疑,頂著朝臣非議,難得硬氣一回,想盡辦法滿足阿父所求,可最終得來什么結果
還能怎么說呢,即便扶姣很想告訴自己,爹爹鐘愛阿娘,不會做對不起舅舅的事,也無法自欺。宣國公是篡權賊子,但爹爹行徑和他并無不同,只是兩人所選道路有異,且一個敢明目張膽讓天下人知曉,一個卻連自己的女兒都要欺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