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沒出廚房,自發端了小凳坐在不遠處,開始叭叭地問問題,譬如他們是何時到的萬里,他又是為何去的長公主府,然后問聽泉居士平時喜歡做什么、吃什么,最后過得如何,有沒有留下什么話之類。
先前的問題還算正常,后面幾乎就變成了對聽泉居士一人的追問。
李承度早料到有此一著,邊有條不紊地做飯,邊一一答她,聽得扶姣眉頭忽緊忽松,喜怒哀樂竟在短短時間內都呈現了一遍。
隨小屋煙囪慢慢吐出煙火,屋內熱意漸升,飯食也做好了。
尋常的三道小菜,經李承度的手一烹,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扶姣確實餓了,停止提問,乖乖上飯桌用飯,只是挑食的毛病仍改不了,對于她不喜歡吃芋根碰也不碰,筷子連那盤菜的邊緣都不曾擦過。
連日在山林中奔波,他們大都用的肉食,本就少吃果蔬,李承度略一思索,看向芋根,沉吟道“這個”
扶姣看向他。
“母親說它又名土芝,堪比靈芝之效,很是喜愛,冬日時常食用。”
這樣嗎扶姣不由微微睜大眼,仔細看去,芋根仍是那個模樣,雪白的塊狀,卻無來由添了層不尋常的光芒。
聽泉先生都很喜歡它,說明肯定不是它的味道不行,那果然是她還沒有領略到其中奧妙罷如此想著,扶姣鼓起勇氣試探性地夾了一筷,嘗嘗,并不那么反感了,再嘗嘗,似乎就覺察出美味了。
眼見幾句話就讓她喜愛上這盤芋根,李承度險些止不住笑意,以拳抵唇輕咳一聲,起身倒了杯水。
最后大半盤芋根都進了扶姣腹中,她被教導要每餐少食,從未吃得這么撐過,不得不在屋內來回走動消食。
江北的冬日天黑得極早,如今申時剛過,天頂最后的光芒就已消失殆盡。從窗口看去,能瞧見附近人家接連亮起隱約的燈火,偶有孩童的歡聲笑語,窗外又陸續開始飄雪,但瑟瑟寒意已被厚重的棉簾和屋內炭盆隔絕在外。
扶姣似乎有些明白,為什么聽泉居士會選擇定居此地了。
她望了會兒回身,李承度正在慢慢地拭劍,在燭火下極其專注,眉眼微垂,將劍身的每一寸都擦拭如新。
“這是李蒙將軍的劍嗎”她好奇道,湊過去仔細瞧了幾眼,沒看出什么特別之處,她對兵器沒什么研究。
李承度說是,將劍身放下,又握起劍鞘。
這把劍在萬里塵封太久,他此來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將它帶走。見扶姣仍一副沒反應過來的模樣,李承度提醒道“郡主不是說,要去招兵買馬營救圣上嗎”
他聲中含著不易察覺的笑,果不其然,扶姣長長啊了聲,顯然幾乎忘了此事。
這些日子過得太高興了,游山玩水,無任何憂慮,讓她差點以為自己除了這些沒別的事做了。
如果舅舅知道唔,知道也不會生她氣的。扶姣暗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