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已然大婚親政的,理論上的,古代實權帝王,崇安帝日常的行程果然還是很輕松。
在大陳朝,早朝的規矩是五日一朝,早朝的時間十分人性化地定在了辰時。也就是說,崇安帝除了早朝那一天必須在卯時起床參加早朝,其他時間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當然,崇安帝本人年輕自律,即便不上朝,他每天也基本都在卯時中就起床了。由內侍服侍著更衣洗漱后,就是傳膳。而隨同早餐一起被傳進來的,還有李長安。
身為羽林衛都尉的李長安雖然不需要替皇帝試菜,但也要站在皇帝身后為他護衛。這大概是擔心皇帝吃飯的時候被水嗆死、被飯噎死,或者是被人用筷子捅死。
惠宗當年朕向來是邀請都尉與朕一起用膳的。一來人多飯香,二來邀買人心,三來省了一筆伙食費,一舉三得啊
李都尉我很想說謝邀,然而真沒有現在是皇帝坐著我站著,皇帝吃著我看著。
吃過早餐后,不需要上朝的崇安帝就可以自行選擇傳召侍讀陪讀、去政事堂問政,或者傳召妃子伴駕。崇安帝是個十分勤政的皇帝,基本上,他會三天去政事堂一天傳召侍讀。至于妃子,目前后宮中有品級的正經妃嬪僅有蕭皇后一人。
在大陳朝,封建禮法還沒有對女性極盡踐踏之能,皇后在皇帝面前還是很有幾分體面的。比如皇帝是不能隨隨便便派個小太監就傳召皇后伴駕的。能被皇帝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只能是妾,而正妻則必須皇帝親自去坤德殿。但如果皇后主動想見皇帝,嗯,那她可以派人去給皇帝送個湯順便傳個話,兩人商量一下究竟是去你那還是去我那。
李長安為崇安帝護衛三天,有兩天見到崇安帝在晚膳前就喝到了蕭皇后的愛心湯,但蕭皇后本人他卻尚無緣得見。
當然,后宮之中還有一個大boss圣慈太后。
但是,這個位面司馬氏未曾篡權成功建立西晉,那就自然也不會有“以孝治國”的說法。至于大陳朝的開國之君顯祖薛烈,父母雙亡起于微末,他稱帝之后當然也不會有什么晨昏定省的規矩。是以,圣慈太后既非崇安帝親媽,這母子之情自然也不會太深,聽聞崇安帝每十天半個月能想到去探望她一次已是盡到孝心了。
而無論是傳召侍讀還是去政事堂,都至少會耗費半天的時間。崇安帝本人顯然深諳看人下菜碟的本事,對政事堂的大佬們,他是春風化雨多半會賜膳與大佬們一同吃午餐。而對陪讀陪玩哄他開心的侍讀,他就會打發人回家吃自己的。
午餐之后,理論上,若是政事堂的議事未畢,崇安帝還會再去半天。但宰相王言精明強干,目前還沒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每天都能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崇安帝會在下午傳召侍讀,或者在宮中看戲游湖等等。
而晚膳前后,崇安帝就會乖乖返回后宮與皇后敦倫。這個時候,李長安就可以下班了。
李長安上任的第四天,他提前一個小時等在了乾元殿外。只因,今日終于輪到崇安帝上早朝了。
辰時,穿戴一新的李長安扶劍侍立在玉階下,注視著袞袞群臣浩浩蕩蕩地進入神龍殿。山呼萬歲之后,殿上群臣在王言的率領下開始向崇安帝稟告政務。
說實話,這個過程與前幾日在政事堂發生的并無多大區別,只是參與議政的人數多了許多。而奏報的政事本身卻一如既往地冗長、多余,且雞毛蒜皮。
古代帝王號稱家天下,那么作為這個天下的大家長,皇帝理當是無所不知也無所不管。但古往今來,真正能管好的皇帝卻實在是極少數。
這是皇帝普遍都能力不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