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李雍茶飯不思,琢磨著該如何給李長安回信的時候,李延齡的大兒子李孝文、太原李家目前的代理管家突然給李雍送來了一條消息。
“明公,那工程隊的人準備在家里挖一個如明公書房那么大的大水池”
李孝文向來深知李雍節儉的脾性,為了享樂挖房子那么大的水池,李雍肯定是不能答應的。
“什么”李雍果然震驚不已,當即沖向了施工現場。
負責在太原李府施工的工程隊是由崔炎帶隊的,見到李雍怒氣沖沖地趕來,他當即一臉無奈地拿出了施工紙給對方過目。
“老尚書,這新建的浴池長寬只有十步、縱深最深處也不過兩尺。更何況,在浴池邊上還有巨型燒水壺、浴池底部還有進出水管,實際真沒有小李管家想像的那么大。”
李雍卻捧著施工紙滿臉陰沉,不斷重復“奢靡竟然如此奢靡太原缺水之地,農戶連種莊稼的水都快不夠用了,我李府居然要建這么大的浴池這叫我如何面對太原百姓”
“這浴池絕不能建”李雍抬手怒指崔炎,斷然令道。“你,叫李長安滾回來見我”
崔炎可不敢傳這話,忙道“老尚書,在咱們陰館比這更大的浴池一個月前就已建了五個,每個浴池可同時供至少三十人一起沐浴。不但省水,還省了不少柴火煤炭呢”
“嗯”李雍詫異地看著崔炎,沒有發話。
崔炎舔了舔嘴唇,又道“老尚書府中亦有不少仆婦,老尚書若是憐憫,亦可在沐浴之后令家中仆婦再來使用。太原郡每逢冬季都是天寒地凍,這些仆婦們若能在這浴池中洗浴,也可避免著涼受寒。再者,老尚書沐浴后的熱水也不會輕易拋灑,同樣可以拿去清洗地面或洗刷恭桶。”
李雍聞言,不禁好奇發問“如此之大的浴池,如何保溫”
崔炎指著施工紙笑道“老尚書請看,這兩個巨型的燒水壺就設在浴池的隔壁,以門窗相隔。老尚書沐浴時水壺會不斷燒水,熱氣也會隨著窗戶飄進浴池,溫暖無比。屆時,老尚書非但不會冷,還得在浴室里再開一扇小窗,以免炭氣傷身呢。”
眼見李雍已然意動,崔炎回憶了一番李長安教授的臺詞,續道“不瞞老尚書,這次建造浴池用的正是二郎新制的水泥。二郎有言,倘若用水泥建造的浴池不滲水,那么將來用水泥修建水庫他就更有把握。”
李雍聞言,終是長嘆一聲,慨然道“利國利民之事,我李雍豈甘人后建罷”
“謝老尚書”崔炎趕忙躬身一揖,又向工程隊員們用力一揮手。
下一刻,這十名身材健壯的工程隊員便又高喊著號子開始動工。
“明公,這里塵土大”李孝文小聲請示了一句,急忙將李雍扶出去了。
回到書房,揮退李孝文,李雍忽而搖頭失笑。“巧舌如簧”
李長安就是有這個本事,無論何等離譜之事,他總能將其與國計民生聯系起來,最終說服李雍。
看來這新紙的確該以“文宗紙”命名。既借了我的名頭,我就能引導長安用這紙傳承學問,以免他又拿去做些不著調的荒唐事
計議已定,李雍急忙取來“文宗紙”,開始寫回信。
與此同時,李承宗也見到另一支十人工程隊。
看著領頭人那熟悉的臉孔,李承宗不禁有些疑惑。“你是”
“小人范三,前年小人犯了事,縣尊還親來探望過小人。”明顯胖了兩圈滿面紅光的范三向李承宗深深一揖。“縣尊恩德天高海深,小人沒齒難忘”
李承宗這才想起范三這么個人,點頭問道“你不是在太原么”
“小人聽聞二郎在陰館,小人就向李管家求情,愿去陰館為二郎效命。如今,小人全家都在陰館礦區。小人為二郎跑腿辦事,老婆孩子為礦工們洗衣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