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下午兩點多,一般這個時間不會再有多少客人。關九關上店門,在小黑板上寫十七點營業后,去買做酸梅湯的材料。
出了皇宮有一點不好,以她的能力難尋極品的食材。
年份長的陳皮是買不到了,好的甘草一時半會也找不到。
再考慮到以后可能會讓酸梅湯上菜單,需要控制一下成本,不能像給師傅和皇帝熬湯時那樣,用頂頂金貴的原材料。
關九在老街里打轉,偶爾遇到熟客開口便是“您知道哪有賣好的陳皮甘草桂花吧啦吧啦”,得到指點,又跑了好幾家藥店才買齊質量不錯的材料。
有沒有被坑不知道,反正預算是花光了。
回到店里,關九用流水洗凈食材再泡發,倒入鍋中煮沸,再轉小火。
一次煮過的湯過濾,將材料留下。冰糖若是與湯一起煮,會損害食材的藥性,所以要煮完后趁湯還熱著,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
再起鍋,將材料二次熬煮,小火熬至濃稠。過濾后與第一次煮出的湯調和,稍稍冷卻后加入桂花。待桂花香氣盡數揮發,再過濾,冷卻冰鎮即為成品2。
現代的冰箱實在是個好東西,既能保鮮又能急凍,干凈的水放進模具,凍兩三個小時便成了冰。不需要冬天挖冰放地窖,夏天需要時再取用。
要是她那個朝代有冰箱,她就不會因為偷吃不干凈的冰塊拉肚子而被師傅提著耳朵罵,淑妃娘娘也不會因為用多了冰被低位妃嬪記恨
關九一邊嚼著冰塊一邊胡思亂想。
做酸梅湯花了不少時間,再加上晚上生意也不錯,十一點才關門。關九不得不等第二天早上,才把酸梅湯送去給劉曼梅。
一推開書店的門,響起一陣柔和的“叮鈴叮鈴”。
劉曼梅正坐在窗邊的木桌前,聽到聲音,抬頭便看到正盯著風鈴看的關九。
“小九一來,我就知道我有口福了。”
店里有兩三位正在挑書的客人,關九安靜地坐下。
在烏梅產地長風縣,酸梅湯隨處可見,劉曼梅喝過不少,因此在這方面她是懂一點的。
“也許可以加點桑葚或者洛神花提色,顏色會更鮮亮些。”
倒不是這杯酸梅湯顏值不夠,只是長得不太像當今市場上賣的酸梅湯,可能會被人誤以為不是一種飲品。
“酸梅底湯本身酸中帶一點點澀,再加這兩樣,喝起來苦澀味多了一絲。”關九解釋完,覺得應該為酸梅湯辯駁一下,“等我有錢換個琉璃杯,它也可以很好看的。”
她們沒壓低聲音,三位客人不著痕跡地往這邊看了一眼。
窗外的風在水面上吹起一點漣漪,杯壁上掛著小小的水珠,陽光穿過棕褐如琥珀的酸梅湯,在木桌上投下一片清亮的光影。
那是一杯看著就消暑生津的酸梅湯。
“是我班門弄斧了。”劉曼梅笑著喝了一口,隨后微微睜大了眼睛。
酸梅湯冰鎮的恰到好處,爽口甘醇,意外的濃稠,小小一口像是匯聚了無數顆烏梅的風味,含在嘴里比酸梅糖的味道還濃。
咽下去,仿佛落下一場烏梅味的雨,酸甜清爽,爽透心扉。
“我從來沒喝過這樣稠的酸梅湯,好喝”劉曼梅捧著杯子一口又一口,抽空夸了一句。
酸梅湯,一樣她從小喝到大的飲品,竟然還能帶來意料之外的驚喜
劉曼梅喝完最后一口,一臉滿足道“我原覺得夏日難捱,現在有了這杯酸梅湯,再熱的天也能橫生趣味。苦夏苦夏,不如改叫酸梅湯夏。我一定得讓大姐嘗嘗,這可是用她的熏烏梅熬出來的,她肯定想不到”
她贊不絕口,古斌躲在書頁后,忍不住盯著那杯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