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何似飛一家其樂融融吃早飯的時候,一些內容相近的對話同時發生在行山府府城內的各級衙門中
從知府到縣官,早在何似飛金榜題名消息傳來時,就收到了朝廷快馬加鞭從來的公文。
里面寫的是自個兒管轄境內今年考中進士之人。
這份公文在諸位官員心中有個心照不宣的名字命里無時莫強求。
因為這朝廷喜報并非每三年都會有,而是只有在自個兒管轄境內有學生考中進士,自個兒才能在五月底收到此公文。
要知道,朝廷每三年才能選拔出兩百位左右進士,劃分到全國一千多個縣城下去,得把進士們一個人掰成五份,才夠平分。
因此,對于一些文風一般、地處偏遠的郡縣來說,此地知府縣官可能三十年才能收到一份這樣的公文。
行山府還稍微好點,畢竟轄區大,又有一些家底不錯的書香世家撐著,每六年、九年還能偶爾收到一兩封此類公文;但木滄縣這個對于行山府來說位于犄角旮旯的小縣城,那兒的縣官基本上是沒機會收到此類公文。
因此,在當初余明函跟陛下鬧出嫌隙,告老還鄉之時,縣官才會冒著大風險,吩咐縣學無論如何都要滿足余明函的要求三元及第余明函教出來的學生,必然不會差。
種豆得豆,這才短短不到五年,木滄縣知縣就收獲了一份被他視若珍寶的朝廷公文
知縣開心的胡子都要翹起來,要知道,他此生所收到的上一份公文,可還是當年好不容易考中進士的尾巴,被派到木滄縣為官時拿到的。
這份喜報公文對木滄縣知縣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他收到這份帶著朝廷標志的公文后,心頭激動,指尖顫抖,解了好幾回,總算將此公文解開,將其平坦在書案上
綏州瑞林郡行山府木滄縣牧高鎮上河村何似飛,高中狀元,三元及第。
知縣幾乎要癱軟在原地,師爺本想安撫安撫他,但在看到三元及第,高中狀元八個字后,整個人也大為震撼,一時半會兒連伺候知縣都忘了。
“了不得,了不得,隨州余明函不愧是曾位及人臣的帝師”師爺回過神來時,自家知縣也堪堪回神,正在喃喃自語。
頓了頓,他的語調忽然興奮起來,眼睛也泛起了精光“咱們木滄縣的狀元哈哈三元及第”
這可太好了,最近五年的業績不愁了
他就不信自己下一回述職評分拿不到甲等
有了此等業績,他只要心思活絡一點,手里也大方一點,定能調出這小小的木滄縣
知縣想到這里,整個人控制不住的顫栗起來。
他得了何似飛這塊業績,當即吩咐師爺“快備下厚禮,本官今日就要去上河村登門拜訪何家兩位老人和余明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