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過關了,何似飛還是不免緊張,他這三日多來也不過只將大學和論語背過一遍,要是教諭讓大家一起背誦其他的,可能下一場被請出去的就是他了。
何似飛倒沒有后悔自己前幾日怎么沒加班加點的挑燈夜讀,畢竟他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知道此次考教的內容,更不知道考教的時間如此之趕。
這回要是考教不過
何似飛垂了垂眼簾,他就在三月后高成安表哥回家時,一同帶著銀子回牧高鎮,找個肯收他的夫子跟著學習。等他考中秀才后,再來縣學念書,估計也不過兩三年的功夫。
不論如何,何似飛已經確定自己要走科舉入仕的道路。
他在得知縣學招收蒙童的消息后,已經拼盡全力去學習、背書,但時間還是太短了。不能拜師余老的話,他也會選擇走另一條大部分書生都會走的路。
果不其然,教諭讓大家背誦的第二個是中庸,而且還專程跳過了此書中流傳最廣、學生背誦最多的一些片段。
在場其他學生雖偶有磕絆,但皆可背出,只有在輪到何似飛時卡了殼。
在場二十三位蒙童背誦完畢,何似飛覺得自己可以走出學堂了。
他是真的沒背過這本,對比起在場的其他蒙童,讓他出列,何似飛心服口服。
就在他腳步微動,準備一步跨出的時候,臺上的教諭開了口,卻不是點何似飛的名字,而是起了論語的頭,讓大家按照之前的次序,順著往下背。
同之前的評估方法一樣,每個人背誦幾句,但教諭若是不說停,此人便不能停下,因此,后面的人也不能提前準備自己該背誦的段落。
這個何似飛是背完了的,他沒打一個磕絆的背誦下來。但有兩位蒙童不知是出于緊張還是其他緣故,再次背串了。
同樣的,教諭還是沒有讓他們出列,只是考教了孟子。
這回何似飛運氣好,輪到他背誦的段落正好是上輩子默寫過的,他不出意外的流利背誦下來。
而這次,背誦出現錯誤的蒙童人數更多,足足有五位。算上之前背誦中庸論語沒讓出列的,一共有八位。
何似飛放輕了呼吸,等待教諭的下一步指令。
果不其然,教諭點了何似飛這一列的最后一個學生,說“從你開始,將你方才背誦過的四書中的片段重復一遍,并描述其大意。”
四書,便是方才考教過的那四本。
此學生大腦一片空白,只記得自己最后背誦完的孟子的片段,此前三本的片段皆不記得,就連大意也說的磕磕絆絆。
何似飛耳邊似乎響起高成安和陳云尚此前對縣學招收蒙童風聲的評價
“招收蒙童,那要如何評判并篩選學生四書五經,只要學過的,大家基本上都能背誦了。只是看學習進度問題,可這說明不了什么。”
那么,教諭讓大學都沒背過的蒙童出列,而沒讓后面三本書沒背過的蒙童出列,似乎就有了解釋。
畢竟在場蒙童因為年紀不等,學習進度肯定有區別。
但大學是四書中的第一篇,按理說是學生啟蒙后學習圣人經典的第一篇文章,這個不會背誦的話,那就有大問題,因此,才會將那三位蒙童請出去。
而接下來讓每個人復述自己方才背過的片段,還要解釋其大意,這就是考核蒙童們的記憶力與學習進度了。
一時間,何似飛覺得縣學教諭們真不愧能當教諭,居然想出這法子來快速的篩選學生。
很快,就輪到何似飛。何似飛先將自己背過的大學片段重背一遍,隨后將其大意解釋出來,并未引經據典,只是簡單明了的描述。
然后,他跳過自己沒背出來的中庸,開始背論語孟子,他背誦流利,口齒清晰,不見絲毫緊張之態,最后一個字音落下,還收獲了臺上教諭的一個贊許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