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鍋的婦人和摘菜小姑娘,也明顯加快了速度,尤其是婦人,刷好鍋后,來回看了兩遍菜籃里和案板上的菜,才挑出來一部分跟著小姑娘一起處理。
勞椒桂不太會通過外面的太陽,來判斷具體的時間點,反正門外日頭正暄,她估猜著,從現代出發的時候是半上午,要是差不多的話,她到北宋后也折騰了好一會,應該差不多是準備午飯的時候了
見他們忙活,勞椒桂瞥看開了眼,東坡先生正全神貫注地盯著他眼前的小砂鍋,蘇豐站在他的身后,見勞椒桂看過來,還沖她笑了笑。
勞椒桂有些不好意思地抿抿嘴,回笑了一下,雖然她是為了吃的而來,但這個點上門,感覺就跟蹭飯一樣,她記得小時候家中說過,如果不是對方邀請,在去對方家的時候盡量要避開飯點免得人家覺得你就是故意去蹭飯的,留下不好的印象。
今日真是誤打誤撞了,勞椒桂起先并沒有想這么多,是他們開始做飯才想起來了,轉念又想,這種場景以后恐怕還多的是,看來她的臉皮還應該再厚一點才是,這樣就尷尬了,那以后遇到其它不能預料的場面,豈不是要找個地方鉆進去
挺直腰桿坐著,勞椒桂決定分散分散注意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那么尷尬。頭一扭,先前還在切菜的婦人,已經開始做菜了,看到她手上拿著的東西,勞椒桂頓時來了興趣。
早點她去山里拍戲時曾經見過,那些落后地區的人家用很小的罐子裝鹽,搲鹽的調羹則是雞骨或者細豬骨,當時她還驚奇過,想著古人調味方式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結果現在婦人手上拿的,居然是一個小調味罐,可以用傾倒的方式,每一次少量地將鹽撒出來。
勞椒桂來了興趣,起身走到灶臺旁,指著那個調味罐問仆傭“我可以看看那個東西嗎”
見是主家的客人,婦人趕緊雙手捧起調味罐,遞給勞椒桂,低著頭說道“您請。”
勞椒桂拿在手里,細細地研究了一會,才稍微弄明白,這東西像是一個什么動物的角,尖的一頭鑿出了個孔,好讓鹽撒出去,另外一頭則用動物皮給蒙上了,想來添鹽的時候,就是從這里加的,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絕了。
婦人見勞椒桂翻來覆去的看,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怕她將鹽給撒了,但又不敢說話,只能膽戰心驚地看著勞椒桂擺弄調味罐,片刻不敢松懈,深知古代鹽的貴重,勞椒桂沒有嘗試著倒一下鹽,感受一下物品使用方式的想法,注意到婦人緊張,便遞還給她“這是什么物件做的呀,感覺很好用的樣子。”
原來只是好奇,感覺婦人松了好大一口氣,但也沒有馬上回答勞椒桂的問題,而是先看了看灶臺后面的男人,又看向了蘇公,他們的動作早就引來了蘇公的注意,沖著婦人點了點頭,婦人才回答到“回這位小姐的話,這鹽罐子是用牛角做的,底下蒙的那塊皮也是牛皮,這樣用起來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