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決定把后面劇情提一部分到這一章來,部分刪改。看過的可能需要重看后半段,抱歉。
這一章留評發紅包啊,提前圣誕快樂
“你上次這么千方百計地討巧女人是多大年紀”老喬問傅雨旸。
某人答得倒實誠,“沒有過。”
“就因為該欠人家”
“我不欠她。”傅雨旸寥寥一句,點明二人。
“那這么費勁為什么”
“怯吧。”b城的俚語里,怯不是個好詞。
傅雨旸往六家巷深里走,彈格路,走在上面,步履不平。外面正值燒夜飯的時間,冷鍋熱油,菜一瞬投進鍋里,水油相擊,滋滋冒響。
誰家孩子作業還沒做完,媽媽輔導的聲音,隔著院墻都聽得到,讀書難,教養更難。
遛狗的兩個主人在巷子里碰到了,互相家常幾句,兩條狗,仗著人勢,互相對汪著,主人繩子一松,倒也乖覺閉嘴了。
已過白露的深秋,飲水人家的門樓里還能飄出來淡淡的桂香,和收音機里咿呀的吳儂軟語。
周家對過的阿寶出來幫媽媽買醬油,弟弟也要跟過來,兩個人用買醬油剩下的錢一人買了一根烤腸,錢不夠,只能弟弟吃純肉的,阿寶吃的玉米腸。
阿寶看到幾個人走過來,靜默地覷來人,她識得其中一個,他和音姐姐說過話。
傅雨旸一面往前走,一面發現有一高一矮兩個孩子跟著他。某人頓步一偏頭,阿寶怕叔叔誤會,指指她的家,示意他們是一路的。
是當真怯。怯這一切,倘若沒有當初的錯著,也許他連這巷子里的阿寶也不會認得。
有人百無聊賴,兩手背在身后,微微俯身,歪頭來問阿寶,“你小音姐姐回來了嗎”
阿寶誠實地搖頭。
“這樣啊”
話還沒說完,他預備說,那沒事了,快領弟弟回家吧。
有人穿云箭一般地飛回來,皮鞋噠噠在彈格路上,倒是輕巧。也對,這巷弄于她,是故鄉。
薄薄夜色,周和音難得一身正統的通勤褲裝,頭發低低束成低馬尾。傅雨旸一向欣賞職場女性的褲裝,并不比裙裝少任何女性美。反而中性的服飾,更能彰顯女士的柔美。
襯得英氣。
周和音的翻袖外套挽在手臂上,一路小跑過來,阿寶領著弟弟溜煙般地和她拜拜。鄰里誰家炒的尖辣椒,嗆得咧,害她連打好幾個噴嚏。
到了傅雨旸跟前了,某人也無動于衷。
跟雨旸哥哥一道來的許抒見,急急跟周和音打招呼,還拿紙巾給她。
周和音有點懵,謝著接過紙巾,捂鼻子的空隙,她瞥一眼傅雨旸,想等著他介紹的。
某人依舊無話。
許抒見倒是自報家門了,“我是許抒見。我大哥哥的干妹妹,是真的那種,我哥磕頭認了干媽那種。”
“我知道。”
“你知道啊,大哥哥跟你講的”抒見其實還比周和音大兩歲,但莫名二人反過來了。
“那什么許先生跟我講的。”
“哦”
抒見的哦還沒哦完呢,傅雨旸專業拆臺,“人家許抒誠什么時候跟你講的”
周和音瞥一眼,不回應,算是給你自行領會。
周和音越不理他,傅雨旸火就越冒高。偏頭欲往里走,老喬還帶著個隨行,個個西裝革履的,在這巷子里本就很點眼了。
周和音不敢多過分,只是一路跟著傅雨旸,小聲問他,“你不會真找我爸吧”
“嗯,三缺一,邀你父親打會兒牌。正好說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