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介目光又落在了那棟他牢牢記住的房子上。
他向鹿大娘告辭。
“下午還要回去找位前輩,”謝子介推脫有事,沒說太多。
熱心人百忙之中還來指教鹿大郎,鹿大娘自然千恩萬謝,讓鹿大郎送謝子介到書院,她自己也跟著送謝子介到村口。
見他們離開,鹿大娘也開始和村口樹下的老姐妹說話,謝子介自幼習武,耳聰目明,聽見其中一個嗓門嘹亮的在說“瓊娘都受傷了,下午還得去上山劈柴,朱氏可真不是好東西。”
謝子介腳步一頓,沒有停步,離開了。
鹿瓊是拿著柴刀上山的。
砍柴不難,真正難的是入山,山里可能有狼、野豬,甚至可能有熊,這些家伙到了秋冬餓狠了,就會跑出來吃人。
詡山沒野獸,但那是許秀才的山,別人也不能隨意上去砍。
鹿瓊要去的是正高山,據說有狼,因此除了一戶獵戶,是沒什么人的。
但鹿瓊知道沒有狼。
在朱氏和鹿老爹提起來入冬之后要讓鹿瓊多做些活后,她就有了預感開始打聽。
她是很謹慎也很踏實的姑娘,上山其實很危險很難說朱氏是不是因為這種危險才要她砍柴,但鹿瓊有自己的辦法。
她不識字,看不懂縣志,但有被姐姐托付關照她的鄰里,花了一個多月,她問清了她能走到的荒山近二三十年去的人和野獸的出沒,還問了方位地址,最后才選中了正高山。
正高山的狼其實早就被獵戶打死。
“阿叔你的布”
獵戶一家也是很好的人,上山次數多了,獵戶經常托鹿瓊從縣里帶布匹鹽糖給他們,也會教鹿瓊怎么用刀怎么防身,兩家關系很融洽。
“好嘞”獵戶大叔探出來一個頭,他是一個很壯實的壯年男子,看起來兇悍,但笑起來很憨厚。
給獵戶大叔送過布,就要去砍柴了,鹿瓊唱起來了歌。
這是她最愛的調子,這歌還是年幼時,姐姐一句一句教她唱的,講的是這一片高高矮矮的山,贊頌山神和水神。
后來姐姐遠走,她在家中是不敢發出沒有必要的聲響的,只有在正高山這種朱氏不會來的地方,才能由著心意唱一唱。
她聲音清亮,伴隨著山林葉子的響聲傳了很遠,也傳到了本來打算拜訪山中獵戶的謝子介耳朵里。
謝十三郎精通音律,琴藝一絕,他聽出鹿瓊歌聲里的快樂,那是對山對水對天地的贊頌,生機勃勃,卻沒有他以為的怨恨。
謝子介見過很多不甘的人包括曾經的他自己,其中不乏善忍善謀之輩,這些人很多甚至還不如鹿瓊坎坷,但也是依然有怨氣的。
鹿瓊怎么會不怨
好奇在心中涌動,謝子介也不知道自己在替誰問,他唐突地走出林子,遠遠站定,對鹿瓊說“姑娘不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