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四起,天下震動。靈帝經過連續兩日的緊張議事,發詔宣布,三日后于洛陽城外誓師出征,掃蕩蛾賊。
詔令一出,忠于大漢的臣民們無不歡欣鼓舞,更有無數野心勃勃的軍吏們摩拳擦掌,準備建功立業。
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此時此刻大漢帝國的北路大軍早已暗中出動。靈帝的誓師出征只不過是為了混淆視聽,為北路大軍創造兵貴神速的先機。
此次誓師出征大典,是一個完全的騙局。在大典上,臣民們仍然可以看到三路威武雄壯的征討大軍,他們是護烏桓中郎將宗員領軍兩萬為北路,左中郎將皇甫嵩領軍三萬為東路,右中郎將朱儁領軍兩萬為南路。此三路大軍將分別迎擊黃巾軍的三路主力。
可是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所謂三路大軍其實一共只有三萬人馬,他們將在誓師大典之后,分別向東、北、南行軍,擺出三路迎擊的假象。事實上,他們將在快速行軍后,拐上一個大彎會師,然后直撲南陽。主將皇甫嵩已經接到嚴令,一旦擊破南陽黃巾,便要立即北上,截斷東路黃巾軍的退路。直到北路官軍打垮河北黃巾后南下,便可前后夾擊,徹底消滅東路黃巾。
強仝、趙明已經率領兩千羌騎和一千禁軍,秘密潛往潁川、汝南、汝南一帶,他們配上了最好的向導,準備了最充足的糧草,然后他們將充分利用伏牛山余脈和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以神出鬼沒的襲擾戰術,將東路黃巾軍死死拖住。靈帝甚至專門派出了淳于瓊為監軍使者,臨時調配潁川一帶所有的官軍和物資,全力配合強仝,為其一切便利。因為他們的身后五百里之處便是洛陽,再也后退不得。他們的唯一的希望,便是堅持到北路和南路的征討大軍勝利回師。
這便是靈帝、何進和賈詡一齊議定的暗渡陳倉之計,為北路官軍贏得寶貴的時間,打河北黃巾一個出其不意。
滂沱大雨中,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快速奔行在泥濘的官道上。
南鷹策馬縱上道旁的一處小坡,望著面前連綿不絕的滾滾鐵流,不由心中豪氣頓生。之前經歷過南鄭攻防之戰,已經使他大開眼界,可是和今日面前的四萬大軍相比,其氣勢卻是相差千里。這才是戰士和勇者夢寐以求的機遇,那便是既然無法阻止,那么就要將經歷的每一場戰爭,創造為屬于自己的舞臺
高風來到他身側,伸手抹了一把面上的雨水道“長官剛剛傳令兵來報,中郎將大人著我們在前方五里處安營下寨”
南鷹瞪眼道“什么長官要叫我司馬大人”
高風聳肩道“這個司馬大人有什么稀罕的還是叫長官叫得順口”
他見南鷹沒有吭聲,趁機道“長官天子也太小氣了憑你和高帥的能力,怎么才封了個司馬還是假司馬”
他眼珠亂轉道“倒是老賈,天子竟然封他為北軍中侯,你說這里面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南鷹揚手向高風腦袋拍去,卻被他靈巧的避過,大叫道“長官我現在怎么說也是一個軍侯,留點面子成不成”
南鷹沒好氣道“你小子別的沒學會,倒是學會挑撥了老賈的北軍中侯只是一個監察北軍五校的虛職,沒有半分軍權倒是我和大哥,雖然只是授了假司馬,卻一人統率二千五百兵馬五千人吶頂上我鷹巢全部軍力了你有什么不知足的”
高風嘴中嘟囔著“這五千人又不是北軍五校的精銳,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和新兵怎能和我鷹巢雄師相比”
見南鷹又瞪眼瞧來,立即改口道“稟長官,屬下正有幾件難安之事。首先是楊昆大哥他們現在如何了他帶著黑虎不便與大軍同行,如何才能與我們順利會合呢”
南鷹點頭道“是啊我也正在想他呢昨日接到飛鷹傳書,他已經進入太行山脈,然后取道武安,再至邯鄲與我們會合不過你可以放心,有天眼的空中通道,我們只要和他保持密切聯系,便不虞于錯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