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諭
口諭
元日的到來,使得整個臨安城到處都充滿了喜慶、祥和的氣氛,而在葉青看來,這或許就是趙構想要的太平盛世,至于失去的半壁江山,或許在趙構看來,那都是上一輩人的事情,而到了他這一代,他只要能夠守護好如今殘余的半壁江山,看到這四處的祥和與太平就足矣了。
事實也證明,在這個軍事積弱的大宋時代,趙構的意志如今越來越多的代表了大部分南宋人的心聲,特別是老一輩,像趙構如此歲數,跟隨著難度的百姓、或者是臣子們的心聲。
主戰一派在南宋朝堂之上越來越不吃香,越來越受到輕視,就足以說明,如今的南宋,需要的不是金戈鐵馬,而是偽盛世太平下的虛假繁榮。
即便是一些文人士子慷慨悲歌、豪情壯志的繼續賦詩作詞,但終究只是極其單薄的一腔熱血與家國情懷,以及片面角度對戰爭的認知。
而像趙構這樣的真正經歷過戰爭,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情形的,特別是很少能夠在金人的鐵騎下贏得戰爭,接二連三的慘敗,讓老一輩百姓、臣子心中,他們的熱血跟勇氣,早已經被金人的鐵騎踩踏的粉碎,完全無法在重新樹立起來。
當然,其中也必須包括,趙構身為一個皇帝,再到太上皇的這些年里,趙宋宗室血脈里對于安逸享樂的傳統,在讓趙構不思北伐外,或許還有趙構不愿意看到南宋這半壁江山也被金人的鐵蹄踐踏破碎吧。
不論是主戰派的韓侂胄,還是辛棄疾,顯然對葉青如此客觀的猜測趙構的心理,都有些不滿,在他們看來,特別是辛棄疾看來,趙構如此茍且求和,只是被金人嚇破了膽子,完全沒有因為是江南百姓與盛世太平,所以才不愿意北伐。
辛棄疾同樣是一個積極的主戰派,哪怕是如今跟葉青坐在一起喝酒,他跟葉青談的最多的,依然還是北伐,依然還是戰爭,收復失地,為二圣雪恥。
如今葉青的溫和,在他眼里則成了小富即安,一個七尺男兒毫無追求,讓人鄙夷的典范。
“戰爭會死人的。”葉青懶洋洋的喝完一杯酒,旁邊的錦瑟便緊忙給倒上。
“若是怕死,我辛棄疾便不會來你這里。”辛棄疾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比起在建康用酒盅喝酒,葉青也覺得酒杯好一些,不過辛棄疾總覺得,葉青這是想要再次把他灌多。
“廢話,戰爭死的又不是你,而是那些真正沖殺在前的兵卒,你需要擔心什么”葉青反問道“即便是敗給了金人的鐵騎,死了無數的兵卒,你辛棄疾回到朝廷要么是被罷官,要么是被朝廷責罰,比起死來,這簡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結果了,憑什么那些無辜的兵卒,要為了你辛棄疾的一己男兒志向而戰死疆場”
辛棄疾翻了翻白眼,不屑的說道“你以為那些兵卒都像你一樣那么怕死,那么沒有愛國情懷好男兒生在國難時,當該。”
“打住,我不想聽你一整就是一句名傳千古的詞,我葉青只知道,老婆孩子熱炕頭,能夠平平安安
一輩子,那就心滿意足了,至于收復失地等事兒,那是家國大事兒,留給那些朝堂之上的真正大佬來決策吧,至于我這樣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干好我自己差遣就足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葉青有些搞不懂,改字為幼安的辛棄疾,怎么越活還越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