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
禮儀、傳統、人情重過律法、律規的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著這樣的傳統。
所以當該延續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樣傳統的葉青,卻是悄無聲息的一把火都沒有燒。
比起前幾任的安撫使來,葉青更像是低調的無為而治,到任之后近半個月的時間,要么就是被他人邀約赴宴,要么就是天天呆在家里哪也不去。
就連辛棄疾都催了好幾次,葉青這個新任的安撫使兼知府,是不是應該有個一路之長官的模樣兒來而不是天天游手好閑、吃喝玩樂的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葉青則是呵呵答應著,而后轉過身之后,還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辛棄疾的話語也就成了耳旁風。
要么就是問問辛棄疾的夫人跟小妾是否已經過來了,可否已經安置妥當
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家國天下,家在首位國次之,天下更是只能靠后排行探花之位。
非但是辛棄疾這個通判對于葉青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就連知州劉德秀,本以為葉青這個新官上任后,應該會先站直了吆喝幾聲立威才對,讓淮南東路的所有人都知道,如今他才是這路的一路之首。
但誰知道葉青竟然會連個屁都不放一個,好像是要隱身,深怕人們知道他就是淮南東路的安撫使跟知府似的。
原本還認為新任知府的到來,必然會是先抖抖自己的官威,不管往后會如何,最起碼葉青兩個字得先放出去才是。
所以趙述、史澤兩人,在家里憋了足足半個多月有余,過的是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哪里都不敢隨意去,就是深怕這個新任安撫使會因為跟史彌遠的敵對關系,在淮南東路抓住他們一點兒小辮子后拿他們開刀,以振他自己的官威。
但半個月下來,兩人看著揚州城風平浪靜的形勢,感覺他們完全是多慮了,葉青這天天跟崇國公趙師淳像是粘在了一起似的,不管去哪里都會帶著趙師淳。
當然,這在趙述、史澤以及劉德州的眼里,則是看成了,這說明葉青在淮南東路孤立無援的窘境,所以如今能夠親近的,也就只有那歷任安撫使都不正眼瞧一眼的趙師淳,被他當成了至交好友一樣。
甚至是劉德秀曾偷偷對自己的手下說著看來這個葉青在臨安官場混的也不過如此,雖然爬上了一路長官之首的高位,但其人脈圈子太小了,混了這么多年官場簡直是白混了,身邊竟然都沒有個能為他所用的親信之人,如今竟然可憐兮兮的還要去巴結那不受皇室待見的趙師淳。
于是劉德秀不單開始漸漸變得膽子大了起來,史澤與趙述,也同樣通過這半個月的觀察,放松了對葉青的警惕之心。
蠶豆兒快步從前院跑到了后院,如今正值穿暖花開之際,陽光明媚的午后,葉青正在問著芳菲想要嫁個什么樣兒的人,但沒想到經過半個月的相處,越來越膽大的芳菲,聊下茶壺冷著臉說了句誰也不嫁便往房間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