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缺個章節名吧
因為圍觀百姓無意之間的一句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慶王權衡再三,最終還是把爺孫二人帶回到了府邸內。
看著一早帶著兩個護衛出門,晚上回來的慶王身后竟然是多了兩個人,慶王妃神情有些不解的看著眉頭微皺的趙愷,輕輕的把茶給放到了手邊。
慶王府總管,在慶王的示意下,帶著楊白勞與楊喜兒,先是離開了前廳,慶王這才有些沉悶的說道“想必你很好奇,為何我會帶回來這么兩個人吧”
說完之后,仰頭長吁一口氣,胸腹之間依然是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他從來沒有料到,人可以偽裝的如此之深,若不是今日親眼所見,他絕不敢相信,今日陪同他瀏覽了一天的揚州知府劉德秀,竟然是如此縱容府邸下人之人
“是北地那面過來的,看著可憐”華國夫人看著面色陰沉的趙愷,輕聲問道。
又是深深的嘆口氣,冷笑了下后,慶王才把今日的所見所聞,包括在外城門偶遇劉德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盤告訴了華國夫人。
呆呆的聽完了趙愷的敘述,神情有些恍惚的華國夫人,也是一下子變的犯愁了起來,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若是今日不是慶王執意要見識下二十四橋,恐怕也就不會碰到這樣的事情,那么就依然還是被蒙在鼓里渾然不覺。
“那您打算怎么辦上奏圣上嗎”華國夫人有些擔憂的問道“要不征求下他人的意見”
對于淮南東路必定是初來乍到,所有的一切都還不是很熟悉,若是貿然就上奏圣上、朝廷,萬一這其中還有什么誤會,那等同于就是在淮南東路給自己樹敵了。
但若是能夠征求下他人的意見,看看淮南東路官場上其他人對于劉德秀的評價,如此一來或許會保
險一些,而且即便是中間有什么變故,不也是多了一個人跟慶王站在同一立場不是,不至于被人孤立于此。
慶王皺著眉頭,慶王妃嘴里的征求下他人的意見,無怪就是指葉青跟同為宗室的崇國公趙師淳了。
自昨日跟趙師淳在馬車里深談一次后,慶王已經能夠確定,趙師淳是堅定的葉青擁護者,若是從他口中相詢,得到的答案必然是有利于葉青的答案,而且必然還會添油加醋的指責劉德秀的種種罪行。
而若是征求葉青的意見慶王心里猶豫了下后,苦笑著道“夫人所言的怕是指葉青跟崇國公吧但昨夜你我赴宴于崇國公府,你也看到了,葉青跟崇國公府的關系匪淺,若不然的話,豈能開如此的玩笑,而不會惹的崇國公真正的發怒”
華國夫人聽著慶王的提醒,頗為贊同的點點頭“如此說來,妾身所言是。”
“也不盡然,多問問總比不問強。”趙愷嘆口氣,而后道“怕是這兩日,葉青這個淮南東路的安
撫使,也會下帖子為我們的初來乍到接風洗塵,畢竟,他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淮南東路的主人。到時候可以旁敲側擊一番,看看他如何評價自己的同僚吧。”
“那妾身現在先準備些禮物,明日陪您前往崇國公府”華國夫人想了下后說道。
兩人夫妻多年,該有的默契還是存在的,所以從趙愷的話中,華國夫人也能夠聽得出來,慶王并沒有放棄從崇國公那里問詢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