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了么,太子殿下要去攻打西夏”
“太子殿下為什么要攻打西夏”
“這好好的,太子殿下怎么要打西夏啊”
“這些年來,好不容易有安穩的日子,太子殿下怎么要去打仗啊”
“你們難道不知道我們大宋每年送十萬錢給西夏”
“還有這事”
“沒聽說過這事啊,十萬錢,這要多少錢啊”
“我就算活幾輩子也見不到這么多錢啊。”
“除了西夏,我們大宋每年還要給不少錢給遼國。太子殿下攻打西夏,就是為了以后不再送錢給西夏。”
“聽說太子殿下想要完成的遺愿收回燕云十六州。”
“你們不知道,這西夏人特別兇狠殘忍,每年都會騷擾北境,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弄得北境民不聊生。”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我家侄子在禁衛軍里當兵,他說將軍們都想打西夏,但是文臣們不允許,就一直花錢買平安。其實每年送給西夏和遼國的錢比打仗的錢還多。”
“這送給西夏和遼國的錢還不是從我們這些勞百姓身上收稅得到的么,這是那我們的血汗錢養西夏和遼國人啊。”
“太子殿下說每年送給西夏和遼國的錢,如果用在我們老百姓的身上,我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那這么說太子殿下攻打西夏是對的”
“當然是對的,而且非常對。”
汴京城中,關于趙旸攻打西夏一事傳的沸沸揚揚。這些天,汴京城中的大大小小茶館的說書先生都在說西夏這些年的惡行,聽得汴京城的老百姓火冒三丈。他們不知道西夏竟然這么欺辱他們大宋,太子殿下攻打西夏是為民出氣,也是保護大宋。
讓說書先生說西夏的惡行一事是趙旸安排的,他得讓老百姓知道他為什么要攻打西夏,也得讓老百姓們知道西夏霸占的幾個州本來就屬于大宋的。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讓老百姓們知道攻打西夏,其實就是為了保護大宋,保衛老百姓們的安全。
得知西夏的惡行后,老百姓們紛紛支持太子殿下攻打西夏,這是文臣們沒有想到的。
這幾日,文臣們還在反對趙旸出兵攻打西夏一事。他們特意派人在民間散步這一消息,原本以為老百姓們會反對太子殿下攻打西夏一事,沒想到老百姓們居然支持
對于文臣們的反對,宋仁宗和趙旸都沒有放在心里,任由他們反對去。
趙旸原本不想和晏殊他們吵得,畢竟他們是他的先生。但是,他們一直勸說他不要攻打西夏,還說他要帶兵攻打西夏會成為歷史的罪人,這把他徹底惹火了。
他引經據典地訓斥歐陽修他們,訓得歐陽修他們啞口無言。
文臣們最喜歡引經據典,那趙旸就用他們最擅長的一招來反對他們。
這些年來,趙旸讀了不少書,再加上他的口才本來就好,晏殊他們想要說服他本來就很難。再加上,晏殊他們這群文臣本來就“心虛”。
在這次爭吵中,晏殊他們不禁對趙旸說了重話,趙旸也沒客氣,直接戳穿了他們膽小怕事和偏隅一角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