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這些海域圖,對海上行走的人,跟命一樣重要。
紀彬既然留了下來,立刻開始安營扎寨,順便再換點炭火或者木材。木材要晾曬過,可以直接燒的。
對方領頭的人雖然奇怪,但木材這種東西,他們這地方最不缺,生產力雖然沒有,但原始資源還是有的。
而且能換東西,對他們來說還是好事。
紀彬他們在這里待到第二天中午才離開,不管是淡水還是燃料,再有食物,全都補充好。寧愿買多了,也不愿意不夠用。
但這些東西搬著,那島上領頭的人有點奇怪,總覺得他們買的東西有點多。像這種體型的船只,放的東西是不是過于多了。
一般來說,這種二十一米長的船,不過兩三百料,約莫裝三十二萬斤的東西。可現在怎么裝了這么多難道是他們貨物裝得少
可他們有一艘船遠遠看著,有些地方似乎還有鐵皮包著,這也是重量。
這也是他們用舊眼光看東西了。
如果紀彬告訴他們,這船其實可以裝百萬斤的東西,估計會把他們嚇到。但科技進步,就是這么爽。
不僅速度快,承載的重量也多,而且重了跑起來還安心,畢竟那么高的速度,下面越重,跑得越穩。
等所有東西裝船,領頭的人帶著大家看著船只離開。
這不是第一艘經過這里的船只,以前也換過東西,這也是可以那么輕易交易的原因,甚至連當地官員都不用上報。
只是南軍國海禁緣故,所以南軍國船只不算多。所以大家也看個稀奇。
但看著看著,總覺得有什么不對。那邊的船怎么冒煙了是不是燒著了
這種想法剛出,只見船只開始起步,然后飛速移動。
領頭的人使勁擦了擦眼睛。什么怪物為什么跑那么快
不止是他,身邊的人更是跌倒在地,嘴里念著一些妖怪,仙人之類的話。而領頭人已經反應過來,這可能是新型船只南軍國的新型船只要立刻報給本地皇上現在就去
要從馬六甲海峽穿過的紀彬,此時已經在圖紙上標注出了地點。第一站,馬六甲海峽。當地人種,南軍國后裔,當地土著。國家名稱,炎夏國。
特點,手工業缺失,水果豐盛,農業不平衡,木材水果可購買。
后面還有收集來更詳細的資料,在他們換取物資的時候,這些消息自然好收集。
跟著紀彬記錄的繪圖師,記錄師,已經習慣紀先生這樣標注,他們路過很多地方,都會做這樣的資料收集。
做著做著,眾人也明白紀先生的意思。試想這樣的圖冊做出來,肯定是無價之寶
離開馬六甲海峽,紀彬面臨著兩個選擇。
第一個,沿著海岸線走,一路途經數百個海岸國家,按照他那個時空來算。
差不多是馬來,泰國,緬甸,一路小國到印度,也就是這個時空的古佛國,差不多快到歐亞交接。
又是一路的小國,就到非洲大陸,海岸線附近還有著名的索馬里,順著海岸繼續走,真正的非洲國家。
反正這么一路走下去,距離海岸不會太遠,只要路線不偏,隨時都能找地方補給。
這種方法就是柳衛宏,還有大多數船只的方法。柳衛宏他們原本沒有那么慘,只是遇上風暴,這沒辦法。可這之前也有成功了的先例,先例還很不少。
第二則是橫渡印度洋。
從馬六甲直接往西,不管什么海岸線不海岸線。就一直往西走,不會路過亞洲小國,直接能觸碰到非洲大陸附近的島嶼。
這個方法非常冒險,但會節省兩三倍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