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訓練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張韻這邊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這三個月來,為了盡快讓墨三等人投入生產,可是沒少費心思。
好消息是,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鐵匠作坊已經開始正式運行,雖然工匠依然很少,但隨著模具的大規模使用,大量的學徒很好的解決了人手問題。
至于那些匠人傳統觀念,在這里基本可以無視!
因為,學徒接觸到的全都是通過模具量產的部件。
這種方式,學習起來十分的簡單,只要是個用心的人,一周之內完全可以上手。
后世先進的模塊化流水線作業,在當下的大宋,被墨三他們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個月的新兵訓練轉眼即過,無論是從隊列、軍姿亦或者令行禁止的訓練效果來看,張韻還是相當滿意的。
雖然,他們仍是一群沒有見過血的新兵,但至少現在拉出去走在路上的氣勢,足以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但張韻認為,那都是官府自己干的好事!
廣南西路這地方山嶺居多,使得這里的百姓們天生就有一副好腳板,無論是體力還是耐力,都遠遠勝出大宋其他區域的兵源。
北山軍營的訓練場上,各種口號此起彼伏,一排排整齊的隊列,引來了不少運送物資的百姓駐足觀看。
對此,張韻并沒有制止,他反而覺得這是宣傳新軍最好的一種方式。
新軍訓練,消耗是巨大的,后勤方面的壓力更大!
每日三餐,餐餐帶肉,這樣的投入對財力的消耗可見一斑。若不是有劉秉權利輔助,張韻恐怕自己就要上陣當大廚了。
至于鎧甲兵刃這些,張韻反而不用多慮,反正自己總覽廣南西路軍權,府庫的存貨可以任意取用。
而火藥制造及火槍的打造,這就只能靠墨三率領的工匠及學徒了。
哪怕是張韻,對于眼下缺少匠人的情況也是愛莫能助。
張韻曾經對自己手下那百十號老兵說過,若想統領好自己的手下的士卒,那就必須做到與他們同吃同住,軍紀方面,更是要必須賞罰分明!
不僅如此,只有為將者以身作則,士卒們才會團結一心,眼下整個新軍內的氛圍一片欣欣向榮。
經過了三個月的基礎訓練,新軍士卒的氣質發生了巨變。
毫不夸張的說,張韻隨便挑出一個人往那一站,挺拔的姿勢就會讓人拍手叫絕。
更別說一千人齊刷刷一個立正,一股剽悍之氣就撲面而來,令人呼吸為之一滯。
在這訓練期間,總會有一些廂軍武官,接著各種理由來向張韻試好,而當他們看到這一千人的那股彪悍之氣,不由的冷汗直流。
人比人嚇死人,真的是壓力山大啊!
基礎訓練終于順利的完成,張韻高興之余,也并沒有立刻投入陣型和兵刃的訓練,而是根據這批兵源量身定做了新的訓計劃,那就是急行軍!
雖然在張家莊練兵的時候,張韻就做過這樣的訓練,但此次的急行軍訓練可是專門針對山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