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他十三歲那年宮中有變,皇子和親王還有下臣與狄人勾結,是手握兵權的顧家做了他最硬的后盾,不僅將兵符獻給了他,還讓顧家軍歸順于他任由調遣,再聯合了北鮮王的軍隊從亂黨中殺出一條血路。
從此護住了他的太子正統之位。
這樣的恩情已經超越了顧家是他母族的親情,朝廷一穩,他得父皇寵愛年年風光,顧家都有一份功勞在其中。
而賀蘭霆給他們的,和他父親給他們的,也都遠遠超過了當時顧家在朝堂上一切。
他們得到了屬于他們應得的回報,身份地位已與皇親國戚一般,手中權利更大,庫房的賞賜漸漸都裝不下。賀蘭霆不僅退還了兵符,還讓他外祖升了爵位,顧家其他子弟有官職的都被提拔了,顧家成親了的女眷皆有誥命,未成親的則賞了封號。
就連顧家軍人數更是以往五倍,軍餉充盈,下面出生入死的軍士同樣也得到了該有的嘉獎,與其他將軍手下的軍士相比,待遇極為惹人眼紅。顧家的人每逢佳節雅座必在圣人抬眼就能看見的地方,后宮中皇后更是榮寵不衰,顧家待嫁的女郎則是世家子弟們追捧的對象,兒郎更是世家貴女的目標。
這京畿之內顧家威風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今天。
顧行之從小做了他的伴讀,長于皇后和圣人眼睛下也得到了不小的看重和喜愛,不然他不會年紀輕輕及冠不久就成了他六率府的府君。
這一職位賀蘭霆原本是打算留給另外一個不在京畿的伴讀的,那人叫林戚風,罪臣之后。
不過是后來將功補過,得他父親大赦天下時才保住性命的一家,是文臣出身,也通武藝,家中就只剩他一個獨孫,親戚不與他往來,可謂是除了皇家無依無靠。
那才是賀蘭霆心中最佳的人選,可是因為顧行之,顧家來求他,母后也來施壓,當初獻給他兵符的祖父倒是以退為進,向他提出讓林戚風擔任,但賀蘭霆知道那不可能。
顧行之與林戚風不和,若坐不上府君的位子,勢單力薄的林戚風定然是坐不穩的,還會有性命之憂,于是他便借他父皇之手,定下了一位老干將作為主府君,顧行之便成了副位。
林戚風則被賀蘭霆打發到了北鮮,避開針對他的顧家人,于是賀蘭霆的退讓,讓顧行之及顧家的人,都認為太子是顧家的太子,在外人面前,太子始終是以顧家利益為先。
可是他們忘了,這些年賀蘭霆給他們的,以及他們得到的東西都足夠回報他們對賀蘭霆的恩情了。只要不貪得無厭,急功近利,或是作死謀反,往下六代都能衣食無憂,仕途無阻,門楣不倒。
可是事實證明,人的欲望都是毫無底線地瘋長的。
長久的利益與榮華富貴蒙蔽了顧家的雙眼,熏陶了他們的野心,認為少了母族的庇佑,賀蘭霆就會如同幼子般陷入絕路,直到他登上皇位之前都離不開顧家的扶持,甚至當了天下之主,也必然需要顧家為他分憂,宛若拿賀蘭霆當做為顧家謀利的傀儡。
卻不知道幼子長大成人,手中的木劍經歷歲歲年年,已經被打磨成一把真的鋒利無比的兵器,終有一日,會靠它來血洗一切束縛他的人。
顧行之在想什么,賀蘭霆已經不需要去考慮。
他今日來,不過是來追查崔櫻的下落,賀蘭霆早有預料,可他哪會讓他輕易就知曉崔櫻就被他藏在后庭。就算崔櫻是他未來弟妹,顧行之想要輕易將人討回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賀蘭霆“你方才還沒說,你又將崔櫻怎么了。”
顧行之遮掩道“不過是一點口角之爭,她執意要鬧脾氣,過后我會將她哄好的,表兄放心就是。”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