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情敵見面分外眼紅,薛寶兒走后,長公主派人去了別院一趟。回來的人說,小月仙人瘦得厲害,看著精神倒還好,不哭不鬧,由著丫鬟們服侍吃飯喝藥。
長公主這才松了口氣,不禁對薛寶兒刮目相看。
衛持紈绔了那么多年,誰勸都不管用,遇上薛寶兒忽然就浪子回頭了,如今監國有模有樣。安國公不知在她面前感嘆過多少回,說衛持成婚之后,好像換了一個人。
小月仙也是,矯情到令人頭皮發麻,就算胳膊上的胎記一模一樣,長公主都懷疑她是不是自己親生的。
內宅讓她鬧得雞犬不寧,安國公不堪其擾差點搬到外院書房去住,老國公夫人也吵著回老家,這么棘手的一個人卻讓薛寶兒三言兩語給勸好了。
忽然想起老國公夫人評價薛寶兒的話“那孩子一看就是個有福的。”
長公主當晚難得睡了一個好覺,第二日終于有了些精神,可一看見老二那張仿佛被人欠了錢的臉,感覺自己還能在床上多躺幾天。
自從攬了大伯、二伯的親事,薛寶兒逐漸忙了起來。
大伯的親事是早定下的,只不過拖的時間有點長,女方家難免會有怨言。
媒人去了幾次也沒得一句準話,一會兒說夫人身上不爽利,一會兒說嫁妝還沒準備好。
“議了好幾年的親事,到現在嫁妝還沒準備好,騙鬼呢”
長公主聽了媒人的話,忍不住冷笑“當初要不是太后做主非把親恩伯家的嫡長孫女塞給我們家大郎,本宮還未必瞧得上親恩伯府呢”
說著冷聲吩咐桂嬤嬤“你親自走一趟親恩伯府,當面問問大奶奶,他們家的閨女嫁還是不嫁不嫁趁早直說,免得耽誤了兩個孩子”
桂嬤嬤一臉為難。
親恩伯府是太后的娘家,也是長公主的外祖家,伯夫人是長公主的親舅母,要嫁過來的姑娘是長公主的親外甥女,她一個下人怎么敢問
再說,這樁親事是太后做的主,根本黃不了,將來新人進了門,想起這事,還不得記恨死她。
可長公主正在氣頭上,話已經說出了口,她只得應下,卻拿眼向媒人求助,媒人也不敢去問,只裝作沒看見。
桂嬤嬤無法,又看向薛寶兒。
薛寶兒也覺得這親事黃不了,既然黃不了,就沒必要在婚前讓女方難堪,將來親戚難做。
說來說去,還是親事拖得太久,讓女方覺得失了面子,找補回來也就是了。
于是薛寶兒跟著桂嬤嬤去了一趟親恩伯府,本以為也就是見一見大奶奶,沒想到親恩伯老夫人居然親自見了她們。
與老安國公夫人一樣,親恩伯老夫人一見薛寶兒便喜歡上了。
薛寶兒仗著自己年紀小,慣會撒嬌賣萌討老人家的歡心,只去了一次,什么有用的話也沒說,就把該定的時間全部敲定了。
“哦什么條件都沒答應,就定下了”長公主倒是有些意外。
親恩伯府是外戚,為避嫌,子弟無人做官,也沒辦法經商,閑散了幾代人,家底恐怕早空了。
這么鬧騰,難道不是來訛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