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銀鵝各一叢。
每翩舞時分兩向,
太平萬歲字當中
雖然這首詩最初描述的不是吳越國,但是也算是對五代繁華的一個極好的陳述。
如今天下間放眼所見,到處都是征戰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真正能夠過上安穩日子的藩鎮,居然是沒有幾家可以安定超過十年的。
據說因為這種紛亂,許多有意識的家族,紛紛遷入不毛之地,或者進入像嶺南這種化外之地,希望可以謀求家族的生存和安定。至于像沿海的江南之地,有些家族甚至舉族遷往海外,雖然不少人被大海吞噬,至少好過被藩鎮屠殺。
如今只有在吳越國境內的街上,可以看到來往的百姓臉上充滿的自然,這是極為難得的現象。這里的百姓還算安居樂業,他們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當然他們身上的服飾圖案,也都是極為精巧美觀。不說一般的百姓之家,但凡是那些幾代居住吳越國的小康之家,哪些人不都是生活安逸。
他們身上所著的羅衫便服,不是一些花鳥為主的服飾圖案,便是一些吉祥的邊飾圖案。身上團花服飾繡在帛紗輕柔的服裝上,真是花團錦簇、爭艷斗勝。凡是到過兩浙尤其是靠近杭州府附近的人,莫不是以為吳越國是天堂。
啪的一聲
一塊醒堂木在臺上拍響,讓大家從故事里回過神來。
剛剛所說的,只怕是兩浙之地的百姓,早已經是滾瓜爛熟。可是坐在酒樓中間一張椅上的說書人,面前擺著一張窄窄的長方桌,僅僅配有一壺龍井。便坐在那里口沫四飛,說的搖頭晃腦津津有味。
這個說書人年紀不大,留著兩撇漂亮的八字須,看起來讓人感覺多了幾分凝重。雙眼掃過酒樓里熙熙攘攘的食客,大家都聚精會神的看著自己,說書人眼里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輕輕咳了一聲,代表著自己稍作停頓,端起那茶碗輕輕吸了一小口。一旁伺候的小二知機的給她加上熱茶,聽他講的正是一部吳越國錢王傳。
大家傳頌錢王的故事,這在吳越國境內并不稀奇,就是市井鄉間的普通人,都會知道一兩段。如今朝廷和錢家子孫并不干涉百姓,對錢家和錢王的傳述。因為幾乎人盡皆知的事情,只要不惡意攻擊和詆毀,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反倒是對于錢王當年起于鄉里的故事,大家聽了一遍又一遍,反而是越聽越有味。
這里是錢王故里臨安府轄下,一個叫溪口的小鎮。
因為挨近有名的東西天目山,加上又是錢王故里范圍的原因,所以溪口小小的一個集鎮,倒是比一般的縣府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