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按照方青青的推測,這里屬于架空的時代,社會發展的歷程應該在她所知道的明朝背景前面的。
所以,這個時代辣椒還并沒有在百姓中得到大范圍的推廣種植
系統并沒有再在她的腦海里出聲,于是方青青就知道自己推測得到的結論是正確的。
正好,黎三郎需要經常念書費嗓子,吃辣椒也不好。
索性,就省略了那道配菜,反正這個酸菜是自家做的足夠勁道相信最終做出來的成品也不會不好吃的。
黎大嫂在這方面不可謂天賦不好,方青青只是簡略的講述了一遍,她就完全領略了個中真諦。
實際操作起來,完全就像是一個人熟手。
將那炒好的酸菜和姜蒜裝盤之后,再次往鍋里下油,這次是將魚骨骨頭煎炸至金黃。
過慣了苦日子的石氏在旁邊看到了,頓時覺得腮幫子有點疼。
忍了又忍,終究還是嘀咕了一句“敗家婆娘,哪有這樣霍霍油的”
結果方青青在旁邊小聲的說了一句“娘,這樣做才好吃,是要給三郎哥哥補身體的。”
石氏本來是不相信的,這魚頭魚骨頭能有什么好的
方青青又說了“魚肉是死物,世人吃它只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實際上,一條魚的營養都在魚頭魚骨上呢。”
聽著這話文縐縐的,像是讀書人才會說的,石氏馬上就相信了。
她不再吭聲了,一臉和藹的笑容,望著鍋里已經被煎炸好的魚頭
那樣子,簡直就像是在看著她最心愛的小兒子。
黎大嫂已經習慣了,保持著面無表情。
看吧,這就是婆婆喜歡的兒媳婦與一般喜歡的兒媳婦之間的差別待遇。
要是黎二嫂看到了,只怕是心里還在想,這就是婆婆喜歡的兒媳婦與不喜歡的兒媳婦之間的差別待遇啊。
炸好這魚骨魚頭之后,黎大嫂舀了兩大勺的清水倒入鍋中,瞬間就出現一鍋乳白色的湯汁。
緊接著,又倒是方才炒好的酸菜和姜蒜,香味瞬間溢出來。
這下子,石氏更相信老三媳婦的話了,瞧瞧經過她指點這做出來的魚看著就十分好吃的樣子呢。
老三媳婦還真厲害,光明正大偏心的老婆婆完全將這菜燒得好的功勞歸結在三兒媳婦身上。
一點都不記得,真正下廚做這道菜的,是老大媳婦
黎大嫂卻是絲毫不泄氣,這魚可不小還是兩條一起做的,做好之后她男人兒子甚至還有閨女肯定都能分到一些吃。
作為一個婦人,她已經感覺到很滿足了。
估計著差不多時間了,于是就只剩下最后一個步驟了,燙魚片。
這個才是最最考驗火候和掌勺的人功力的一步,鮮嫩的魚片很容易就煮得過來,這點當然是難不倒黎大嫂了。
等她將一盤酸菜魚做好撒上蔥花淋上熱油,完成了最后的步驟。
結果才端出廚房,卻看到外面大毛二毛三毛四毛甚至還有黎小妹妞妞,都齊齊的趴在廚房門口流口水。
不禁是搖頭失笑,這些孩子,現在的日子可比她小時候好多了。
怎么一個個的看起來還是這么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