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荀柔爽得翻天,心底開滿杯壁無恥的小花花。
大概是看出他的得意,陳群表情更氣了,就差鼓成河豚。
荀爽在兒子頭上不輕不重拍了下,讓他收斂點,得到個標準的垂眉低頭,也就不再管他,繼續盡責在何颙和陳寔兩邊和稀泥。
方才看見庭院里別具格的柿子樹,荀柔就預感,何颙這次可能不能成。
果不其然。
何伯求身正氣,慷慨陳詞,壯懷激烈。
忠厚長者太丘公,唯唯好好,溫和平淡。
他爹左邊贊同兩句何颙,右邊又附和兩句陳寔,明明事情沒有搞成,還讓氣氛始終維持在賓主盡歡狀態,憑己之力carry全場。
荀柔頭次,親眼見到親爹調節氣氛的本事。
荀爽不時引經據典,讓大家往經辯上引引,升華主題,深挖內涵。
太丘公不以詩書見長,基礎不如他,何伯求看樣子,也離開書本搞事業好多年。于是,他爹開口,兩人都得反應會兒,自然思路就給打亂。
慷慨的激昂不起來,緩慢的只能更加緩慢。
荀柔暗笑,他爹能把六經玩到飛起的學霸,真是現場給人展現什么叫不學詩,無以言。
書沒讀好,真是無言以對。
他正顧著偷笑,過了會才覺得有什么奇怪,順著感覺望過去,就看見對面陳群小朋友“死死”盯著他。
這又怎么了荀柔茫然的眨眨眼睛,想了想,作為長輩,還是要展現風度,于是對陳群小侄友好笑,捧起柿子大啃口,身體力行展現對陳家待客的贊許。
噫,表情難看得像便秘,這可是他自家的柿子啊。
大概是實在受不了,陳群皺緊眉頭,伸出圓潤短胖的手指,指了指衣襟。
荀柔低頭,右衽,沒裹錯邊,腰帶、衣帶都栓得好好的呀
對面臉皺得跟小老頭似的小朋友,再次、狠狠的點了點自己衣襟的系繩。
荀柔努力帶入第三視角,就難道是蝴蝶結兩邊系得不對稱
他低頭重新鼓搗遍,再抬頭看對面,小朋友傲嬌的瞟了他眼,恭謹上前給長輩添水,并理所當然得到頓贊賞。
何颙更直接夸贊“君家興盛正在此子。”
“有事弟子服其勞,這都是群該做的。”陳群小朋友本正經、目不斜視的低頭謙虛,就不再給荀柔個眼神。
好的,看來是猜對了。
這天的晚飯,讓荀柔許久以后還記憶猶新。
雖然陳老伯很和藹,陳紀、陳諶兩位老哥很文雅,伯母和嫂嫂們都很親切,但他每次舉著,每次端碗,都感到旁邊,宛如游標卡尺樣目光掃過來,卡他動作有沒有標準到位。
恍然間,荀柔覺得自己是個工廠成型鑄件,被人翻過去覆過來的檢查,到底是否能合格出廠。
幸好在家時,他被荀彧小哥認認真真、手把手教導過,居然沒給找到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