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世的老十,宋謙明搖了搖頭,這家伙別看年幼,心機可不少,沒少給他找麻煩,但到底沒有做致他和大哥于死地的事,大多都是太后動手,所以但愿這輩子能安分一些吧。
半個時辰后,在皇帝的召見下,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進了宮,對于宮門口的事,因為處理的及時,許多大臣都還不了解,所以當皇帝先宣讀杜太傅奏請燕王為太子的奏折后,不少大臣都跟風夸談燕王的優秀。
“老臣附議,陛下,一國儲君有利于朝堂安穩,燕王于才于德都可擔大任。”一位兩朝元老慷慨激昂的說道,這位元老雖然官職一直不高,但到底在禮部做了多年京官,所以說話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皇帝聞言瞇了瞇眼睛,又問另一個“汾郡王,你覺得呢”
“臣也附議,陛下,早立太子也好早日為陛下您分憂。”
“是啊,陛下,金石國一向不服我朝,若是哪日沖突,有了太子,也更能穩定軍心。”附和的人還不少,而且大多權高位重。
這話一出,宋謙明就笑了,這好像也不是他安排的人,怎么說出的話這么得他心呢
平日里也就罷了,昨天千秋宴才說金石國的使臣是劉家人氣走的,今天再說為了穩定軍心要立燕王為太子,怎么不讓皇帝多想合著你們是故意氣走金石國的人,故意想要制造矛盾,然后逼迫皇帝立太子唄。
皇帝果不其然冷笑道“這么說來在你們心中朕是活不了多久了朕穩定不了軍心,只有燕王被立為太子才能”
這話誰敢答燕王更是出了一身冷汗,他剛才就覺得不對勁,好好的為什么今日要說立他為太子的事雖然這事他期盼已久,但并不是最好的時機啊,到底是誰壞他的好事
“父皇息怒,大臣們也只是”
“朕讓你說話了嗎燕王,你可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朕還不知朝堂上半數都已是你的人,怎么,你這是要將朕架空嗎”
這話說得太重,所有人都跪了下來,燕王包括剛剛為他說話的人全都白了臉色。
然而杜首輔還道“陛下,燕王近年立功無數,在民間聲譽極好,大家也只是覺得陛下教導有功、后繼有人,請陛下息怒。”
他一臉義正言辭,說得皇帝表情越發莫測,燕王則是心有惴惴,摸不清他父皇的想法。
“聲譽極好怎么不見他管好他的外家杜首輔,你可知今日宮門外發生了何事”
“臣不知,請陛下明示。”
“今日有一壯漢一頭撞死在宮門外的鳴冤鼓前,留下百米血書讓朕給他伸冤,狀告的便是燕王的外家伯爵府。”
“這”杜首輔一臉吃驚,“竟有此事”
“如此你還要為燕王說話嗎”
杜首輔深吸一口氣“陛下,一碼歸一碼,燕王平日事務繁忙,對外家疏忽管教也是情有可原,臣府中下人不多,但也有欺主的事存在,伯爵府出事實在不該牽連燕王,再且事情還未查清,現在就做定論未免對燕王不公平。”
他這話說得有理有據,燕王感激的看過來,還是杜首輔靠譜啊,不枉他這么信任。
他卻不知,現在陛下的怒氣是平息了一些,但一旦查出劉家收受巨額賄賂孝敬給你的事,你便更罪加一等。
i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