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錦鳶忍不住彎了彎嘴角,輕輕拍了一下她的手背,然后也飛快的看完了。
案子倒也不復雜。
今日午時,有一名給大戶人家當臨時廚娘的女人下了工之后,正準備回家,路過湖邊時發現湖里飄著什么東西。
她生怕是這附近的孩童玩耍時不小心落水,于是連忙湊近去看,卻發現是一具女尸。
她嚇得腿軟,一口氣緩了過來便連忙報了官。
最先到此的便是大理寺的人,一番詢問后確認了死者身份,正是暫居此地的鶯歌,于是通知了承恩侯府。
承恩侯與李院首得知此事后,便進了宮。
而留在案發現場的人則繼續勘驗。
仵作檢查的結果,確認死者是溺斃,有掙扎的痕跡,手腕等部位有不正常的紅痕和淤青,懷疑是被人強制按進水里。
因此排除了意外和自殺,基本確定為他殺。
在走訪人物關系時,得知死者已經懷孕五個月,且先前卷入一起焚尸案,也就是春鑼巷那件案子,于是將花錦鳶列為重點懷疑對象。
懷疑么,自然就是花錦鳶窮追不舍,非要置鶯歌于死地。
而鶯歌與花錦鳶的關系,或者說愛恨情仇,也整理出了一份有模有樣的口供。
比如說,有人看見唐明堔曾出入鶯歌先前所在的花樓。
再比如說,鶯歌曾多次表達對唐明堔的仰慕,并在言語中暗示自己對唐明堔十分了解
若不是花錦鳶相信唐明堔的為人,看了這口供,都要懷疑鶯歌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和唐明堔有關了。
然而口供的最后一頁,卻來了個峰回路轉。
大意是說,事實上賢王殿下與鶯歌之間的曖昧關系,純屬子虛烏有。
只不過是鶯歌本人特別敬仰賢王殿下這樣為國守邊疆的將士,卻不幸遇到了花錦鳶這種不分青紅皂白,捕風捉影就當真的妒婦。
一得知她懷孕,就不由分說的將屎盆子往賢王殿下腦袋上扣。
還非要對鶯歌除之而后快。
一句話,所有人都清清白白,干干凈凈,壞人只有毫無教養的花錦鳶一個。
花錦鳶看完,就將這一疊卷宗遞給了唐明堔,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瞅瞅,這回人家學聰明了,不敢把你拖下水,只針對我一個人了呢這可是來自對家的褒獎哦,可不容易了,下次指不定什么時候才能再看見呢”
唐明堔皺著眉頭,不明所以的接過來,“什么跟什么啊他們還會夸我怎么可能”
然而,看了沒到一半,臉就黑了。
他怎么就跟鶯歌扯上關系了
看到最后,呵,關系是沒了,他的臉更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