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這歪理一說,眾人竟然都覺得有道理。
教化一方,這是圣人的功德。他們肯定不能跟圣人相比,但是稍微做出那么一點貢獻,總還是可以的吧
文會就在這樣的熱鬧之中開場了。
護衛們給賀星回找到了一處地勢較高,視野極佳的位置。站在這里往下看,整個文會的現場都能收入眼底。
這里的人沒有外面那么多,畢竟大部分百姓是來買東西湊熱鬧的,對這些不感興趣。但賀星回注意到,還是有不少布衣百姓混在穿著青衫的士子之中,跟大伙兒一起伸長了脖子往臺上看。
不知怎么,這個細節深深地印入了她的眼底,讓她心中翻涌著一種莫名的感動。
人類天生就擁有一種向上的力,只要給他們一點機會,他們就能創造了不起的奇跡,就像雜草頂開了數十倍于己身的石塊,從縫隙之中探出第一片嫩芽。
幾位老師的發言之后,緊接著登臺的就是士子們了。
讓賀星回意外的是,這些孩子腦筋十分靈活,竟然不是像之前那樣挨個登臺,而是弄成了辯論賽的形式,士子們根據議題,分別占據正反兩方觀點,不斷地舉例論證幾方的觀點,駁斥對方的說法。
這種新鮮的辯論形式,顯然比一個人枯燥的講解更吸引人,很快,四面圍觀的士子和百姓也都各自分了陣營,開始真情實感地支持其中一方。有時候幾方落入下風,他們看得著急了,甚至會直接對臺上喊話。
這個辦法是阿喜提出來的。她以自己樸素的觀念,覺得一個人在臺上講,內容往往太過枯燥,不懂的人很難聽明白。只有吵架,才能在短時間內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
而且最妙的是,這樣他們可以把人拆開來。陸諫站正方,高漸行和穆柯站反方,不管士子們支持哪個觀點,都會被他們一網打盡。
其實這些考慮已經算是周全了,但畢竟只是一個粗糙的念頭,臨時提出來,根本沒有一個完善的流程,結果就導致現場越吵越混亂,場面一度失控。
是臺下各執一詞的士子和百姓差點直接打起來。
幸而賀子越早有先見之明,去禁衛軍要了一隊人守在附近,及時制止了這場斗毆。
不過經過了這個小插曲,臺上吵架的人倒是冷靜了不少,又重新回到了正軌。
自然,這場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的辯論,最終勝出的是陸諫所代表的正方。而他以一對二、慷慨陳詞的表現,更是贏得了無數人的支持。好幾句精妙的說辭,更是被士子們反復在琢磨。
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過來向他道喜,順便表明自己的景仰之意。
其實他本來就是這屆士子中的名人,畢竟是西門先生的弟子,而且初考的文章十分出眾,士子們私底下都已經傳遍了。如今再有辯論賽帶來的巨大聲望,自然成了當仁不讓的領頭人。
在這樣熱鬧的氣氛之中,所有人對他的期許都達到了頂點。
這話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但也有一些人下意識地皺起眉頭,覺得這話太過張揚。因為在這里的只是寒門士子,縱然所有人都服氣陸諫的才華,也未必就沒有能勝過他的人。
等如世家之中的那個陸裴,據說奪魁的呼聲也很高。
都說“文無第二”,再好的文章也未必能讓所有人服氣。何況世家子弟和寒門子弟之間這種明爭暗斗的氛圍,也不知道這邊的消息傳到對方的耳朵里,是否又會生出什么風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