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非是百姓們頑固不化,恰恰相反,這就是他們代代相傳的,寶貴的生活經驗。
就連朝廷也并不是可信的。不提改朝換代,就單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政策,就夠他們這些底層百姓琢磨的了。琢磨來琢磨去,最后發現,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做選擇。
不過這種話,就不方便放在朝堂上說了。
但賀星回也沒有完全放棄,"牛馬養不起,雞鴨總是可以的吧肉和蛋都是好東西,養上幾只雞鴨,不管是換錢還是自己吃,好歹能補貼一下家里。"
其實以前,就連雞鴨都養不起。因為它們雖然能吃草和菜葉,但是多少也是要吃一點糧食的。百姓們自己都吃不飽,哪能養得起雞鴨如今糧食增產了,賀星回才敢開這個口。
這次朱明沒有再反對,點頭道,"這個容易,就是雞苗鴨苗不易得。"
"這就要看那些商人的了。"賀星回道,"要買的數量夠多,自然會有人想賺這筆錢。
進入二月,袁嘉已經選好了負責搬演女子從軍記的班子,開始排練了。
皇帝也不愿意落于人后,同樣開始搞事。
之前賀星回用內庫的錢投了工廠,占了一些股份,當時就說好,產生的收益都交給皇帝,讓他開辦一所皇家藝術學校,專門招收宗室子弟,學一些高雅的藝術,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的同時,也發展一下大越的藝術。
剛開始,這學校雖然搭建起來了,但也半死不活的。自從去年報紙開始流行、民間藝術迅猛發展之后,他們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
今年,皇帝就打算把皇家藝術學校的比賽,好好操辦一番,弄成一項有影響力的比賽。
以前,,想要有影響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現在這不是有能賣到全國各地的報紙了嗎皇帝十分豪橫地砸錢,幾乎在每一份報紙上都刊登了這項比賽的廣告,誠邀天下有才之士一起到京城來參與。
賀星回一看這廣告,不由樂了。
報紙出現了一段時間,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商家想到能在這上面刊登廣告。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居然是皇帝。
不過這也是因為他并不賣東西,只要人看到消息就夠了,不用考慮投資回報率。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終究會有商人反應過來,開始重視這個渠道。
看完廣告之后,賀星回還給皇帝出了個主意,"你應該把獲勝獎勵也寫上去。"
"那豈非太俗"皇帝不太樂意。
賀星回說,"衣食無憂,才雅致得起來。你既然想邀請天下有才之士入京,總要給人看到甜頭。否則光是路費,就能勸退一大批人了。"
于是第二天,報紙上的廣告又增加了新的內容。
而看到上面羅列的豐厚獎勵,即便是對所謂的高雅藝術不甚了解的百姓們,也難免贊嘆咋舌一番,當成新鮮趣聞來看。
雖然不知道天下才子會不會來參加。但至少皇帝想要擴大影響力的目標,已經達成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