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母、妻冊封,依據的是丈夫或者兒子的官品和爵位。
而楊氏并非是李沐嫡母,也非生母,照理說,是沒有資格被封的。
這才有了追贈李英節的旨意,丈夫為開國子,妻子才可名正言順地受封縣君。
更讓李沐驚訝的是,從前來傳旨的袁仁國口中得知,就在同一天,李世民重新冊封了一批親王,同時重新劃分了封地。
徙趙王元景為荊王、荊州都督,魯王元昌為漢王、梁州都督,鄭王元禮為徐王、徐州都督,徐王元嘉為韓王、潞州都督,荊王元則為彭王、遂州都督,滕王元懿為鄭王,吳王元軌為霍王,豳王元鳳為虢王,陳王元慶為道王,魏王靈夔為燕王、幽州都督,蜀王恪為吳王、潭州都督,越王泰為魏王、相州都督,燕王祐為齊王、齊州都督,梁王愔為蜀王、益州都督,郯王惲為蔣王、安州都督,漢王貞為越王、揚州都督,申王慎為紀王。
這其中,只有李泰依舊特許不用就藩,李世民派了金紫光祿大夫張亮,為相州府長史,行都督事。
李沐聽了,在心中暗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李承乾與李泰二人目前的情形,與當年李建成、李世民的情形如出一轍。
就連李世民所處的情景也與當年李淵的處境一般無二,都是那般無原則地寵愛和猶豫。
或許這就是天道循環吧。
不過,這好象已經不關自己什么事了,他們愛咋鬧就咋鬧,鬧得越兇越好,李沐心中暗道。
鄭觀音母女對冊封并無欣喜之意。
從太子妃到息王妃,從郡主到縣主,確實沒有可喜悅的。
況且還是來自殺夫仇人和殺父仇人的冊封。
袁仁國離開之后。
書房里魏征已經等了很長的時間。
李沐留下魏征,為得依舊是釋疑當年之事。
他需要多方印證,而不是憑一個人的單面之詞。
“魏公想必猜到我今日想問何事?”
“臣猜到了。”
“那我就直接問了。”
“臣知無不答。”
“魏公可曾知曉我生母的事?”
“臣不知,臣甚至不知道有沈氏此人。殿下身世暴露之前,臣絕不相信殿下竟是息王之子。”
“連你也不知道?”李沐有些茫然。
“臣當時只是太子洗馬,為太子出謀劃策,太子許多私事,臣也無法知曉。”
李沐相信魏征此時不可能說謊,便道:“罷了,此事擱下。我還想問問,玄武門事變前,先父與秦王的關系如何?”
“勢同水火。都欲置對方于死地。”
李沐有些暈,鄭觀音與魏征的敘述顯然是南轅北轍。
但李沐更相信魏征所言。
“聽母親說,當時先父與秦王私下還是友愛的,可魏公卻說勢同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