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忠說道“我跟醫生通過電話,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傷勢也很嚴重。”
靚坤問道“你想我怎么做”
倪永忠說道“我希望你回香港看望爸爸。”
靚坤說道“這沒問題。”
回到香港,下了飛機之后,靚坤和倪永忠就直奔醫院。
醫院里,病房門外站了一大群小弟。
進入病房,倪坤的氣色還好,只是被包的像個木乃伊,右腿還被打上石膏吊在半空中。
靚坤問道“怎么搞的”
倪坤撇撇嘴,說道“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江湖本來就是這樣,你砍我,我砍你。阿忠,你弟弟現在已經考上了大學,好不容易走上正路了。為什么還要把他拉回來,趟這趟渾水”
倪永忠臉色訕訕地說道“我怕自己太年輕,一個人把握不住。”
倪坤鼻子里哼了一聲,說道“我又不是死了,需要你把握什么”
看到倪坤和倪永忠“父慈子孝”,靚坤說道“既然你沒事,那我先回慈云山,看看我老豆老母。”
倪坤說道“阿忠,讓司機送你弟弟呀”
1956年,石硤尾大火,香港政府為安置貧民大量興建徙置區。隨著戰后一代的迅速成長,數以萬計的家庭生活在狹小單位,父母為生計奔波,填鴨式教育,使很多少年因此走上迷途。徙置區的球場是他們釋放精力的場所,培養古惑仔的溫床。
慈云山就是所謂的徙置區。
站在慈云山球場邊上,靚坤讓司機停下車,看到遠處自己的便宜老爸“牧師”正在跟一個小朋友絮絮叨叨“你個臭小子,又來逼人加入社團,小心天收你呀”
“住在這里的年輕人,哪個不想出來混、揚名立萬當大哥,難道去當苦力,累到死,窮到死嗎重炮哥,我敬你是江湖前輩才跟你講這么多,要不然我不給你面子,知道嗎你少說廢話,快點走吧。你已經過氣了,玩不轉,罩不住了。”
牧師見說不動那位收小弟的“大哥”,轉頭勸解那幾個被圍住的小孩子。
“喂,小朋友。千萬不要加入社團。要跟大哥就跟耶穌好了,不用交三十六塊六,也不用跟他去砍人。”
在香港,加入社團都必須對自己的大哥奉獻利是一封。這種利是還有一個規矩,必須有“六”字,“無事三十六,有事三百六”。即如僅想取得會員資格則拜門利是可以少些,三十六塊六就行了;相反若先惹下麻煩而求庇于某一堂口,或想向別人報復的,本身力不從心而求助某一堂口,那他就要交十倍或百倍以至千倍的利是了。
“大哥”反駁道“重炮哥,這話不中聽啦跟你的老大耶穌有什么好處上天堂嗎”
牧師說道“上不上天堂我不知道,但是加入社團肯定會下地獄。”
“大哥”怒了“下地獄你敢咒我下地獄各位手足,與我扁他。”
眼看牧師就要被一群半大小子暴打,或者牧師暴打一群半大小子,靚坤一把推開車門,沖上前去,飛起一腳把沖在最前面的一個黃毛踹翻在地。
球場對面,一群圍觀的吃瓜群眾一邊指指點點,一邊插著腰議論道“這些桂枝仔真有意思,隔個幾天就要在這里耍一次猴戲。”
“桂枝仔”就是香港仔。因粵語“香”有“死”的意思,故將“香”改成桂枝。
有倪坤的豪車和司機的威懾,牧師和靚坤并沒有被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壞小子暴揍一頓,安全回到了自己家。
牧師對靚坤說道“你不該回來。”
靚坤說道“我畢竟還是回來了。”
牧師問道“你就算是回來,又能做什么”
靚坤說道“什么都不用做,我站在這里就足夠了。”
“確實如此,你終究是倪坤的兒子,你站在這里,就足夠穩定人心了,的確不需要你做什么。”牧師恨鐵不成鋼地說道“可是,江湖這趟渾水,踩進來容易,再想抽身出去就難了,因為在這趟渾水下面的是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