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親王是在皇上的五十五歲生辰上,被金口玉言立為了太子。
在當時,這已經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皇上這些年對恒親王委以重任,看重早已超過其余皇子許多。尤其是在這一年年初,恒親王生母五十歲生日的時候,皇上破格把她從貴人直接超擢為妃位,眾人心里就更有譜了。
這就是立太子的前兆。
連恒親王上頭三位兄長親王,都已經認命。到了皇上正式冊立太子這日,都收起了自己的不甘,開始俯首稱臣。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早就被皇上開除皇子身份,連玉牒都改了的大皇子,反而是最氣的那一個。
在太子冊封大典過后沒幾天,宮里就傳來他一病而終的消息。俱劉院副回來告訴林姜的病因,前大皇子正是怨憤幽悶,借酒澆愁多年,傷及了肝脾,驟然又逢重大打擊五皇子做了太子,這才病勢突起驟然病逝。
劉院副將脈案交給林姜過目,又有些忐忑“下官要去陛下那里回稟此事,請院正指點一二。”劉院副在人際關系上是弱項,一貫不如馬院副靈巧會交際,要面圣就更害怕了。
雖說這位已經過繼出去多年,但大皇子畢竟在血脈上是皇上的兒子,且還是長子。
林姜看過脈案無誤,就起身道“我陪你同去,正好給陛下診診脈,以免陛下傷心傷身。”雖說皇上極不喜歡大皇子,但林姜也怕人隨著年紀增長而開始念舊心軟。
劉院副立刻松了口氣。
恰逢太子也在皇上跟前,皇上聽畫眉公公回稟林姜帶著一位院副來了,以為太醫院又有新的舉措,就沒讓太子告退“你留下聽聽,太醫院諸事不是小事。”
然而聽聞的卻是這個消息。
太子立刻起身道“父皇節哀。”
林姜早備好了藥物,準備皇上一旦動了大的感情波動,先塞片藥給他穩定下血壓。誰料皇上默然了半晌,只是搖了搖頭“罷了,就這樣吧,按照宗親之禮辦就是了。”
太子對父皇的淡然倒是有幾分了解方才父子倆還在討論西北一位新參將的事情,那就是八皇子化名的吳周。
靠著當年與北戎國戰時加入孤山之行的功勞為,數年過去,吳周已經從普通的將士爬到了從四品的參將之位,足以將名字呈上御書房案頭。
太子心道父皇才聽了八弟的脫胎換骨,這些年為國拼命出力的事兒,這會子又聽這大哥嫉妒的活活氣死,怪不得父皇不甚傷感。
實在是大皇子做的太好,沒給旁人傷感的理由啊。
這一夜,衛刃剛回家,就面對妻子遞上來的一杯茶。
衛刃頗為驚訝,然后問道“你是不是有事讓我辦”
林姜忍不住笑了“是啊,禮下于人必有所求。我想請你帶我混進皇室宗親暫且停靈的京郊云天寺。”
皇室宗族講究夫妻合葬,最后再封上陵墓。
像大皇子妃這樣早逝的妻室,只能先停靈在某處,等待許多年后與大皇子合葬在一處,最后封穴。
衛刃垂眸問她“你要去祭拜大皇子妃”
林姜點頭“是啊,我答應過她了。”那日她回望瀚辰宮,心里答應大皇子妃,將來一定把大皇子的下場去說給她聽,如今也是時候了。
茜香國一行后,周黎蘅和黛玉就要前往江南。雖然紹王夫婦和林如海都有些不舍得,最后還是定了兩個孩子隨父母一起去江南。一來江南多書院,在出讀書人上頭不亞于京城等北地,二來兩個孩子也可以回去與林家族人多接觸一番,對母家多些熟悉。
京城這邊,林姜只讓黛玉別擔心林如海,他們會常回林家去看,身體健康上不用愁。
除了家里父親,叫黛玉放不下的其實還有善堂那邊,如今善堂中最開始收養的女孩子們,已經可以麻利的照顧下頭的孩子,幫善堂做許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