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胤禛無法給出心靈感應式遠程判斷。
必須由自己做臨場判斷,而結合一點,不妨大膽推測康熙想息事寧人。
十四老實交代了,理學院有半數學生都或多或少讀過心血運動論。不是一兩個學生,而是五十人左右都讀過。
不僅是參與學生的數量不少,事發時長也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入夏。
以康熙的掌控力,他會毫不知情嗎
或是早就知道,正如后世老師也知道學生會看學校不允許的閑書,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爆出來。
當下,武拂衣坦誠了錯誤。
“在未曾獲得汗阿瑪應允的情況下,十四弟與孩子們竟是私下行動。兒臣監管不利,理當受罰。”
胤祉一聽可不干了。“四弟,此事絕非你承認一句對弟弟與孩子的監管不利就行。
虧你在刑部輪過職,難道不知道涉及盜墓毀尸的罪責有多重少說是坐幾年牢,重則要流放三千里。”
“三哥,你說的是墓,不是亂葬崗。”
武拂衣深知法律能鉆空子,盜墓先得有墓,亂葬崗都是曝尸荒野。
“何況十四弟與孩子們并未觸碰尸體,只是先去觀察情況,為的就是制定一套合法合理的研究計劃。”
胤祉直接嘲諷,“十四等人敗壞理學院的學風,偷偷傳閱血腥妖書。四弟,怎么可能主張這股歪風邪氣
損毀尸體,挖心剖腹,斷頭斷腳,豈是仁義之士進行的研究簡直就是侮辱天下讀書人。從根子上就錯了,又何來合情合理”
武拂衣淡淡拋出一句,“三哥稱那是妖書,那么你親眼看過嗎”
此問一出,一霎安靜。
眾人暗道問得好。三貝勒也在理學院上課,他有沒有讀過呢
讀過敢認嗎
現在也不能認了,否則就成了知情不報。沒讀過的話,他的言之鑿鑿就有失公允。
胤祉被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堵得喉間一噎。
回答讀過也不好,回答沒讀過也不好,老四真是問話刁鉆
武拂衣可不認自己刁鉆。
批評或認同一本書,前提總是要看過才有發言權,要不然就是虛空打靶。
十四報出的讀書人名單中沒有胤祉,但不能確定他沒看過。
也許有投靠三貝勒的學子,悄悄記下書籍內容,反手就送給胤祉了。
胤祉卻是沒讀過全本。
英吉利文讀起來耗時耗神,而且他本就不認為理學院的課程有多少必要學習,但不敢似直郡王與太子直接說不上就不上。
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花時間去讀一本血腥的英吉利書,只是向眼線大致問了此書的內容。
“妖書,不值一讀”
胤祉說得義正詞嚴,“但我也沒有冤枉人。探聽過此書配圖極為血腥殘忍,是各種虐待尸體的方法,從動物到人類都不放過。四弟,你不必說那是為醫學研究,那根本不是醫術“
越說越來勁,他開始引經據典。
“南朝時期,著名醫家陶弘景就說過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法,乃別術所得,非神農家事。在人身上動刀,壓根不是醫術,而是巫術
這種觀點得到了歷代名醫支持,唐朝的孫思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他在千金方中提到華佗,單說用藥不過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無不愈者,壓根不提動刀子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