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蓄意試探沒有持續太久。
從太子身上汲取的經驗教訓,有些寵愛該收回時及時收回,否則變了質就會尾大不掉。
從前偏愛胤礽,有很長一段時間,真是不論對錯是否地對這個兒子好。
皇帝做久了,再也不會如此對待另一個兒子,對待老三就更不可能。明知胤祉心性不純,就不會真把他結結實實給捧上去。
半個月左右,將想觀察眾人的態度也都觀察全了。
借著端午節來臨,大手一揮,為勇闖亂葬崗的六人都發了粽子、辟邪香袋等等,表示既往不咎了。
五月初五,西苑歡慶。
康熙在龍舟大賽后的宴席上,談了談對于解剖術的看法。
表示做事要兼聽則明,綜合眾人的意見,決定在小規模范圍內推行研究解剖術。
雖然直面尸體難免沾染血腥,但與上戰場一樣總要有人沖在前線。
已經意識到對人體的認知不足,以往的典籍也存在部分錯誤,有必要進行勘誤。
這種研究做的是非常之事,一般人接受不了,就像不是誰都能上陣打仗。
不過,列位臣工勢必不同。身居高位是能常人之不能,不至于連在小范圍搞一搞解剖術都接受不了。
而朕近期不茍言笑,就是在思考權衡利弊。朕最終被說服了,你們難道還不接受
三貝勒提出在人身上動刀子太殘忍是引經據典,那么朕也就從古談起,把存真圖之類的解剖史都給講出來了。
康熙一通長篇大論砸下來,先被砸暈掉的是胤祉。
胤祉碗里的粽子瞬間就不香了。
康熙板著臉生氣近半個月,居然不只是原諒了十四等人,還認同真要搞這項研究。
這是朝誰臉上哐哐哐甩巴掌呢
十幾天以來,胤祉春風得意,就等著康熙明確下旨遏制理學院的不正之風。
他能立刻趁機要求限制一些課程發展,而且以如今的夫子不負責為名安插進自己人。
此時此地,胤祉覺得臉疼,非常疼。為什么結局與他設想的截然不同
不僅胤祉被打臉,多半官員聽到皇上的發言也是強顏歡笑。
他們理解錯誤了,皇上心情不好,不是對十四阿哥等人前去亂葬崗不滿意,而是在做感情與理智的博弈。
皇上都說了,感情上他理解大伙認為的解剖術過程血腥,但理智上更明白必要的醫學研究是應該推行的。
仁慈如宋仁宗,也能弄出了歐希范五臟圖。
在仁宗時代,匯集了太多當世名臣,比如司馬光、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包拯、蘇洵、曾鞏等等。
彼時可以創作一本解剖書,此時換到大清為什么不可以呢
康熙瞧著大多數人啞口無言的樣子,并沒有多少瞧人吃癟后的愉悅感。
做人也是矛盾。他希望臣子們聽話,但又不希望一一個揣摩上意到了不敢表明真實態度的地步。
“研究解剖術是非常之事,必須上報經朕允許,著大理寺復核方能進行。”
康熙表示具體操作流程需盡快完善,然后開始點名,把去亂葬崗的五個人叫起來說話。還缺了一個李衛,因為李衛目前的身份根本進不了西苑宴會。
“雖然敢于探索的精神可嘉,但你們確實違反了宵禁規矩擅自出行。
胤禎、保泰罰俸半年。弘暉、弘昐、弘昇,念你們年紀尚幼,這份責罰就由你們的阿瑪領了。胤禛與胤祺監管不利,罰俸一年。”
罰錢,算得上從輕處罰。
皇室宗親,基本上都不是靠著俸祿過日子。真要只靠俸祿,日子也就是緊緊巴巴了。
武拂衣領旨謝恩,比起孩子們被嚴厲懲罰,一年俸祿沒了也就沒了。
可做人誠實些,被罰錢多多少少還覺得一點點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