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衿回頭瞧了眼,也笑了起來。
還真是巧,那畫上孩童和她今日的穿著打扮幾乎一樣,只是
“不像不像,元衿的外襖和她不一樣,那是緋紅,元衿身上的是絳紅”
太后定睛瞧了瞧,道“還真是。”元衿身上這件的紅要老氣些。
好好的孩子穿得這么老氣橫秋,太后不滿問“大過年的,怎么不給公主穿得鮮艷些小小年紀,穿著咱們這些老太婆的顏色做什么”
這話問的便是權嬤嬤了。
權嬤嬤心下煌煌,可這委屈又說不出口。
公主用的料子都是內務府按例分的,樣式都是寧壽宮按需做的,五公主常年在屋里養病,誰也不多管她,更無人關心她的衣服料子和樣式是不是合適她的年紀。
正當她煎熬時,元衿開口“皇祖母,我這也是紅的,就是紅的不一樣。現在是過年,只要穿紅都吉祥”
她又指指太后的膳桌“連御膳房都給皇祖母備的紅色糕團,紅紅火火,吉祥如意,一年順利”
“對對對,吉祥如意,一年順利。”
上了年紀就愛聽吉利話,太后更是如此,被元衿這么三言兩語一說,便也不在意什么紅色暗不暗了。
連帶權嬤嬤也松了口氣,再看看太后今日對公主比往日少說熱絡了十倍,不由在心底驚詫又興奮。
太后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讓烏嬤嬤去搬張凳子來,再添了副碗筷。
“來,坐這兒。”
元衿坐下,往膳桌上定睛一瞧,更為這階級差異唏噓。
自她穿越來后,每日午膳晚膳都差不多,葷素結合的五六道菜配兩盤點心,菜色口味都十分像大學里食堂的大鍋飯。
無功無過,餓不死,但絕不能算好吃。
再看看太后面前這一桌,眼花繚亂、五味俱全。
素菜就有七八樣,冬日蔬菜少,于是白菜就換著花活弄出了醋溜、高湯、爆炒三種做法;葷菜就更不必說了,光那盆肥瘦相間、隨時準備進鍋燙一燙的羊上腦,就讓元衿挪不開眼。
以她的經驗,那羊上腦應該是蒙古送來的小羔羊,取得是最嫩最細的部位,仔仔細細片成最合適的大小。
要吃時,只需燙個一分鐘,便能鮮美無比。
若再能蘸上配了韭菜花的麻醬,那真真是冬日屬于口舌的人間仙境。
就這么想著,她便在太后左手邊看見了一碟子麻醬。
當時,元衿腦海里只有一句本公主如何奮斗,能成為太后
伴著太后遞來的一筷子菜,元衿就打消了這念頭。
算了算了,做不了太后,就做太后身邊的女人,哦不,女孩吧。
她拿起筷子,先說了句“謝謝皇祖母。”
正要下筷時,被太后拉住。
“元衿,剛才你身邊的太監說你背下了一節佛經,在吃前,先讓皇祖母考考你。”
元衿無奈,這清宮老太后就和小時候過年大人給紅包似的,吃頓好的先表演個節目。
她端正了身子道“皇祖母,元衿背下來了,可他們都不識字,不知道孫女背的對不對。”
佛經對不對這種事,太后最最清楚。
守寡的人無事可做,每日全靠念佛消遣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