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安彥,也就是“鄢洵”,前世活在一個很傳統的家庭,父母恩愛、長輩嚴謹,鄢家家風正直,按照家里老爺子的話來說我家男女關系亂搞是要上軍法審判的。
故而他家基本沒出過什么亂子,但也沒什么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童話。
他父母就是典型中典型,門當戶對下雙方父母相親介紹認識,一天見面、一年通信、兩年結婚、三年生他。
據說爺爺那輩更快,整個過程壓縮在一年之間。
到了他這輩,世界越來越熱鬧,婚戀越來越自由,少不了幾個管不住的小輩自由戀愛找了門不當戶不對的人,但只要家風清正,老一輩還是放行祝福了。
延伸到他本人,素來被人交口稱贊的好學生好兒子,家里也沒多操過心,曾經介紹過幾個讓他見一見,他推脫工作忙沒空見,母親也沒催到底,只說以后再看。
家里十分放心,放心“鄢洵”的自律。
“鄢洵”自己也不著急,耳濡目染下,他對婚姻既沒有期待但也不排斥。
但元家就不一樣了。
舜安彥又想起了周釗,實在忍不住嘆氣揉太陽穴。
元家的烏糟事他早有耳聞,但元衿那部分的細節卻是周釗補充的。
她父母很早離婚,原因是父親出軌,而且繼母還帶了個外頭生的兒子一起進門。
離婚時候,或許是要面子,又或許是有別的考慮,元家和女方搶奪孩子撫養權大鬧一場,最后元家仗著財力人脈還是搶了回來。
這婚離得不體面,繼母的出現更讓元衿和父親早就沒了感情,周釗曾說他和元衿相親,元家老爺子都不許元衿父親和繼母插手出現,足見這當中的不愉快之多。
到了清朝,就更不可能了。
康熙后宮一堆堆的妃子,元衿那些哥哥雖然對她好,但誰又不是三妻四妾
元大小姐的脾氣和推拒在外人看來或許矯情,但都情有可原、有理可依。
死結。
舜安彥心知肚明。
清朝也不是現代,他都不能和元衿說我們試一試,在這里沒有任何試錯的機會。
那些錯誤都會變成將就,就像佟家門里,他阿瑪葉克書也煩額娘的不懂事和格局小,但娶進門來后只能忍著,將就忍著一輩子也就過去了大半。
這就是所謂舉案齊眉的本質。
他坐在門外發了很久的呆,屋子里也靜悄悄的,元衿似乎一直沒醒。
青山他們幾個仆人分別來了幾次,有勸舜安彥吃些東西的,也有想進去看看公主的,但都被舜安彥擋了回去。
他們都需要靜一靜。
天近黃昏,里面才有了點響動。
舜安彥深吸口氣,去取了杯花茶加一碟奶酪卷,又叫青山備點清水。
他進屋把點心和茶水放下,“公主,醒了就用一點,等青山拿了水,您凈下面,早些回去吧。”
元衿揉揉眼睛,手指觸碰上溫暖的茶杯,迷蒙地開口問“我喝多了”
“嗯。”
她抿了口茶水,酒還沒醒,差點摔了杯子。
舜安彥接了把,正巧手上的紅痕被元衿看見。
“你手怎么了”
“你撓的。”
這時,青山進來,攪了帕子,替元衿擦臉。
元衿蒙在溫熱的帕子里幾秒鐘,酒氣已經散得七七八八,理智慢慢回到腦海。
電光火石間,回憶也回到了腦海里。
等等,她撓人手了
難道她剛剛酒后干了什么不該干的事
本來元衿的臉已經從帕子里抬起來,但想到這點,她又埋了回去。
這次不止幾秒,至少幾分鐘。
她耳邊聽到了個翻動懷表的聲音,然后聽到舜安彥說“再埋,這個帕子上的水也淹不死你。”
元衿訕訕地扔了帕子,睨了眼旁邊的青山。
青山不明所以,只覺得彥少爺不如往日寬容和善,公主也不如往日驕矜傲氣。